产后耻骨疼痛

2019-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女性在怀孕期间,特别孕中、晚期及产后可能会遭遇到各种疼痛,例如腰疼、坐骨神经痛、手腕疼、乳房胀痛等等,在所有的疼痛中,"耻骨痛"被多数妈妈列为之第一名哦!耻骨痛是耻骨联合部发生的(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处)一种疼痛,主要是孕期松弛素分泌、胎儿过大、持久的负重压力等导致耻骨、腿根部的疼痛或酸疼,在活动或体位发生变化时疼痛加剧!造成耻骨痛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多胎妊娠。

(2)胎儿过重或曾生过体重过重的胎儿。

(3)孕期松弛素分泌的作用导致连接骨盆的各条韧带发生松弛。

(4)孕前关节即存在问题。

(5)孕前就有耻骨痛或背痛的情形。

(6)因外伤导致骨盆骨折。

(7)产钳的使用等也曾被提出。

(8)有时是因为缺钙比较严重。

准妈妈到了怀孕中晚期,受胎儿发育的影响,耻骨会被撑大撑宽或分离,不少准妈妈会感到耻骨莫名其妙的疼痛,有牵拉感觉,尤其是在站立、走动、上下楼梯时,疼痛就更加明显,有时在睡觉翻身、起坐的时候,也会觉得疼。

产后耻骨疼痛主要的表现是蹲起或拿重物、甚或排便时都有疼痛感。严重时,行走迈不开腿及用不上劲,更有甚者只能卧床。因为分娩时,为了让胎儿顺利通过,耻骨联合的软骨溶解开,特别是初生第一胎的新妈妈,会因用力过猛而把耻骨联合撑开,经常会损伤骨头和韧带,因此产生疼痛。

缓解疼痛的方法

1、孕晚期注意不要站的太久,注意休息,早晨起来,尽量坐着穿衣,不要站着抬腿穿衣裤。

2、缓解腹部对耻骨的压力负担,用挎肩式孕妇托腹带(适用于腹部过大过重,影响行走的孕妈妈以及有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妈妈),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影响到宝宝的发育。

3、为防止耻骨进一步分离加重,也可以适当使用双菱形盆骨带(盆骨带并非我们现在常说的产后束腹带,而是产后专业的骨盆矫正带。),疼痛严重时需卧床休息。

4、日常做动作的幅度要小,站立时两腿要对称性地站着。避免使双腿持续分开的动作,比如上下汽车或进出浴盆等。如果你必须分开双腿,一定要小心地、慢慢地移动。避免跨坐。每天坐办公室的职场准妈妈,则需要在背后放置腰枕。

5、准妈妈的鞋底要柔软、舒适,避免穿带跟的硬底鞋,以免重心不稳增加疼痛。爬楼梯一次迈一个台阶。先将比较有力或方便的那条腿踏上台阶,然后再迈另一条腿。上每级台阶时,都重复这个动作。

6、避免提重物。有耻骨疼痛的准妈妈应该少拿重物,如果实在需要,使用双肩包会更舒适一些。

7、睡觉时在两腿之间放一个小枕头。在床上翻身,移动脚和臀部时,要尽量平行、缓慢地移动。

8、产后多休息,减少上下楼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动。走路时要减慢速度,步子不可迈大,以免加重耻骨损伤。

9、产后不可以做所有大腿前侧打开或者深蹲的动作,不要强忍疼痛。如果某些动作让你感觉疼痛,尽量避免这些动作。如果你让这种疼痛恶化下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10、身体状况允许的话,可坚持练习孕期产后瑜伽,通过瑜伽的练习。有针对性的做骨盆底肌肉运动和小腹运动,能帮助缓解怀孕对骨盆造成的压力。

在生产的方式上,除非孕妇有严重的耻骨联合过度分离,一般还是以自然生产为主,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几点还需特别注意:

1、事先告知病情:生产前要告知医护人员耻骨联合分离的病情。

2、小心生产姿势:需要特别小心生产的姿势,产时避免两脚过度张开。

3、避免介入性分娩:避免平时常使用的一些介入性分娩方法,如产钳,因为它们常造成耻骨联合处的伤害。

耻骨联合是骨盆区域的两块骨头,靠一些软骨连接在一起。正常情况之下,它们之间有几毫米的空间。但是胎儿的增长和激素的分泌会让耻骨区域的空间变大。如果这个变大超过8~10毫米,就会导致耻骨分离。

孕瑜伽

我们为初学者和资深练习者提供最专业、实效性最强的备孕调理、孕期综合、产后修复、亲子瑜伽等专业课程。帮助准妈妈们在科学的指导下,持续、安全、有效的进行备孕、孕期、产后瑜伽练习;并系统及时的了解孕期保健、配合分娩、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的医学知识,达到孕期健康安全、分娩顺利、恢复迅速的目的,让您做个自信、美丽的辣妈!

联系我们:徐老师----

徐小洁孕瑜伽创始人

医学专业出身,从医十余年;高级瑜伽导师,资深孕产、亲子瑜伽导师;产后康复师;母乳喂养咨询师;曾担任长沙市卫计委瑜伽老师、长沙市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瑜伽协会会长及首席瑜伽导师;多次在《湖南大众卫生报》上发表文章。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zlff/9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