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2016-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介绍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又称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的病理机制是骨组织缺血,所以关于发病机制、血供受阻理论最易被人接受。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造成局部血供障碍,严重者可引起骨组织缺血性坏死。病初可仅表现为单一主要血管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残余循环血量不足以维持受损部位骨细胞正常供血需要时,骨髓组织将首先受损,随后出现骨细胞坏死。

症状体征

疼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50%急性发作,特征是髋部不适,位置不确定,可发生于X射线片阳性发现之前或后,可能与骨内压增高、组织缺血或微骨折有关。最终关节面塌陷,致使疼痛进一步加剧,下肢活动尤其是内旋受限。有些患者出现间隙性跛行,症状类似慢性周围血管病性跛行,休息时症状减轻,活动及负重时加重。临床上对下列患者要特别警惕:①原因不明的局部疼痛,尤其是髋痛,偶有跛行;②对侧髋关节已明确诊断为骨坏死,因非创伤性骨坏死,髋关节双侧病变高达30%~80%;③有明显诱因,如长期或短期大量应用类固醇激素,长期大量饮酒,胶原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镰状细胞贫血,高雪瘤,减压病,以及有前述病因中所提及的各种诱发骨坏死的病史。

体外冲击波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69例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方法69例患者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应用高能冲击波治疗机治疗,能量密度0.18~0.25mJ/mm~2,以股骨头坏死区及其相邻骨质为冲击点,每个冲击点每次冲击次,共做8次治疗,患髋3个月内免负重,半年内减少负重。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及12个月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69例患者经过1年随访发现,冲击波治疗前及治疗后3,6及12个月,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49.9%,19.6%,6.8%及5.6%,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7.2,77.9,90.2及92.2分;双侧髋关节X线片示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无股骨头变形及塌陷。各期病例经冲击波治疗后,各时间段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冲击波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无创伤。我们认为该方法将成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zlff/1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