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健康处方
2017-9-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股骨转子间骨折健康处方
(一)病因
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见于老年患者,由于低能量创伤所致,如患者高龄、实力差、反应慢、血压不稳、肌肉骨骼系统退变等原因不慎跌倒,产生股骨转子间骨折。青壮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由于高能量创伤所致,如高处坠落伤,车祸意外等。转子间骨折的骨折部位为松质骨,愈合能力强。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是防止发生髋内翻。
(二)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
(1)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畅快,增进食欲。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必要时口服助消化药。
(2)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的最根本措施。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患侧用外展夹板固定,患足穿防旋鞋。卧床期间可坐起,但不能盘腿、侧卧及负重。6周后,在夹板和双拐的保护下,可下地练习行走。骨折愈合后,患肢才能负重。
(3)牵引:
①维持有效牵引:要随时保证牵引合力的方向与大腿在同一轴线上,经常观察枕垫是否移动位置,大腿抬高、屈膝的角度有无改变,影响牵引合力的改变应随时调整。
②将骨盆放正,做双侧牵引时,两大腿间放一枕,把健腿和患腿分开,防止患肢内收。
③腰后垫小枕或棉垫,维持生理性前凸,防止腰痛。
④腿下的枕垫不可太软,以免塌陷后而改变屈髋、屈膝角度。
⑤髋关节屈曲45度、双下肢外展30度中立位,大腿抬高与床面成20度角,屈膝时使足跟离开床面而悬空。
⑥牵引重量视自身体重和大腿肌肉的丰富程度而定,一般为体重的1/10~1/7,时间约8~12周。
⑦如只能做单侧牵引,应将床头柜放在患侧,以促使躯干向患侧倾斜,增加患肢外展。
⑧经常自我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受压、有无足下垂的症状,可在足部穿以防外旋的鞋,以保持踝关节的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
(4)日常生活:为了方便自身大小便及避免暴露隐私,可穿方便短裤。用健足及双手撑床,悬空臀部,便于放置便盆。女病人可以女式便壶或自制的可乐小便壶。
(5)预防并发症:
①预防褥疮:牵引导致长期卧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最易产生褥疮。不时解除局部皮肤受压是预防褥疮的重要措施,而定时翻身则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采用腰背部间断牵引加身下置海绵垫以减轻骶尾部压迫的新方法,是有效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褥疮的措施。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骨突部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早晚各用温水擦浴。会阴部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家属给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勿拖拽病人,以防擦伤病人皮肤。
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牵引病人卧床时间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必须加强泌尿道的护理。应注意多饮水,每日~ml。每日尿量应保持在ml以上,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和结石。
③预防坠积性肺炎:经常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或坐起,以增加活动量,促进深呼吸,增加肺活量,预防呼吸道感染。
④预防血栓形成:60岁以上的老人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最高,尤其时牵引卧床时间长的病人,借助骨科床的拉手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牵引中一律禁止抬高床脚进行头低足高的对抗牵引。
(6)功能锻炼
①在牵引期间,在护士的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踝关节伸屈运动,足趾的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
②臀肌及腰背肌锻炼:用双肘或双手、健腿3点支撑抬高臀部10~20秒,缓慢放下,坚持做20次,每天三餐后30分钟进行。
③在护士指导下做深呼吸或咳嗽锻炼。
④去掉牵引及解除外固定后,仍要防止髋内翻畸形的发生,不要侧卧于健侧,平卧时两腿间要夹一枕头。教会病人用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保护病人谨防跌倒。
⑤骨折愈合未牢固时,患肢应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为,忌内收,以免发生再骨折;患足不论有无负重,均应全脚掌着地,顺序是足跟——跖外侧——第一趾骨头,不宜足尖着地,预防骨折成角畸形。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股骨颈骨折痊愈时间一般是4~6个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一定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伤后四个月经x光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
2、术后指导
(1)体位、饮食同术前。
(2)有意识注意伤口出血及引流情况,敷料如有渗湿,告知医生及时更换。
(3)功能锻炼:着重介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①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进行健肢和上肢练习,做患者肌肉收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2~3组。
②术后2~3日: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拔除伤口引流管后,拍片复查髋关节位置良好,可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到45°,2天一次。
③术后3日: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在医生的允许下增加髋部屈曲练习。取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小于90°),以免引起髋部疼痛和脱位。保持髋部屈曲5秒后回到原位,放松5秒钟,每组20次,每日2~3组。
④术后4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用双手支撑床坐起,屈曲健肢,伸直患肢,移动躯体至床旁。护士在患肢协助,一手托住患肢的足部,另一手托起患侧的腋窝部,随着病人移动而移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协助病人站立时,嘱病人患肢向前伸直,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助行器挺髋站起。病人坐下前,腿部应接触床边。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⑤术后5天:继续患肢极力训练和器械练习。要在护士监督、助行器协助下做站立位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健肢直立,缓慢将患肢向身体侧方抬起,然后放松,使患肢回到身体中线。做此动作是要保持下肢完全伸直,膝关节及足趾向外。屈曲髋关节时,从身体前方慢慢抬起膝关节,注意勿使膝关节高过髋关节,小腿垂直于地面,胸部勿向前弯曲。在护士监督、助行器协助下练习行走:病人双手撑住助行器,先迈健肢,身体稍向前倾,将助行器推向前方,用收撑住助行器,将患肢移至健肢旁;重复该动作,向前行走,逐步增加步行距离。在进行步行锻炼时,根据关节假体的固定方式决定患肢负重程度(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可以完全负重;生物型固定方式则根据手术情况而定,可部分负重;而行翻修手术的病人则完全不能负重)。在练习过程中,双手扶好助行器,以防摔倒。
⑥术后6日后到出院:继续患肢肌力、器械和步行训练。在自身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
3、出院指导
1、钙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与骨形成。要多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物。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
2、吸烟和饮酒可使骨量减少,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要主动戒烟,少饮酒。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介绍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质,防止再跌倒发生骨折。
3、2~3个月后复查X线,术后一年根据医院取出固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