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护理工作重在预防老人并发症

2016-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褥疮-卧床老人最易发生的并发症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引起该组织的血液发生障碍,该组织因为缺血、乏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并形成溃烂和坏死。1卧床老人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A.意识障碍老人卧床大部分是由于中风造成的,从而老人意识丧失或部分丧失;虽然这不是引起褥疮的直接原因,但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老人因卧床不能进行主动性活动,长期卧于某一体位,由于老人有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其感觉不到疼痛,只要仅仅4------6小时,老人受压部位就会出现一期褥疮。B.局部受压造成褥疮的直接原因是‘局部长期受压’。即长时间不为老人变换体位,这样便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压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褥疮。C.潮湿、摩擦潮湿和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也是卧床老人发生褥疮常见诱因,卧床老人往往出现大小便失禁,如果老人的床铺、衣物不能保持干燥、清洁,床单出现皱折,床上碎屑很多,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使皮肤抵抗力减弱或直接受到损伤而发生褥疮。如果潮湿或摩擦不去除,老人一旦形成褥疮,需要治愈的时间也相对较长。2卧床老人易患褥疮的部位一般来说,褥疮好发生部位多在身体上承受压力的骨隆突处,也就是说,褥疮易患部位与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体重呈正比关系。此外,缺少脂肪组织的保护,脂肪层较薄或无肌肉包裹的部位,如骶尾部、肘部、足跟等部位也是褥疮好发部位;最常见发生褥疮部位是骶尾部,无论卧床老人采取的是平卧位、半卧位还是坐位。褥疮易患部位:足跟、骶骨、肘部、肩胛骨、枕部褥疮易患部位:踝部、内外侧髁、大转子、肋骨、肩峰、耳褥疮易患部位:脚趾、膝部、外生殖器(男)、乳房(女)、肩峰、面颊3预防褥疮的主要方法A.减轻局部压力,支撑受压部位①用棉垫支撑受压部位稍微翻动老人躯体,用棉垫(或软垫)支撑身体受压部位或身体空隙处,这样做能减轻局部的压力,预防褥疮的形成。此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海绵褥、气垫褥等设备,都能够均匀支撑老人的体重,使老人身体重量与作用力分布在一个较大的面积上,从而减轻老人骨隆突出部位所承受的压力。②变换体位变换体位,是使卧床老人骨隆突出部位交替受压,也是预防褥疮的重要措施。一般每2小时为老人翻身1次;如果老人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则1小时翻身1次;夜间2----3小时翻身1次;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为卧床老人变换体位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帮助卧床老人从仰卧位移向侧卧位移动前,应该观察老人的状态:老人的病情允许老人采取侧卧位;卧床侧的机体无疼痛、麻痹等功能障碍的表现;翻身后对老人生理功能及各种反射功能无影响。变换体位后还要确认老人的状态是否良好:老人一般状态较稳定;躯干与四肢能自然(生理)的屈曲,即保持肢体的功能位;软枕与软垫能完全、舒适的支撑老人的身体;软枕与软垫没有限制或影响老人的胸廓呼吸运动;颈部、背部及四肢无过度的伸展;改善了仰卧位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老人的痛苦;老人皮肤清洁、干爽,老人气色良好;老人没有坠床的危险。帮助老人从仰卧位移向侧卧位第一步注解:Ⅰ护理员将老人被子退到床尾,老人仰卧位,双手交叉胸腹部;Ⅱ护理员双膝微屈,重心下移,保持身体平衡。先将老人双腿屈曲,枕头移至近侧,再将左侧上臂放于老人颈下,并用肘关节支撑老人头部,右上臂放于老人的腰部,将老人上半身移至床边;Ⅲ然后再移动下半身。护理员左手臂放于老人臀部,右手臂放在老人膝下,将老人下半身移至床边;Ⅳ护理员将老人双腿向床中心方向移动,并用软枕支撑防止老人坠床。帮助老人从仰卧位移向侧卧位第二步注解:Ⅰ护理员移至床对侧,先将枕头移到床头中央,再将老人身体下侧的上肢屈曲,手心向上放于枕边;Ⅱ然后护理员一手扶住老人的肩部,一手扶住老人的腰部,将老人翻至侧卧位;Ⅲ老人侧卧后,检查老人身体受压情况,了解皮肤的状态(特别是背部、肩胛骨、骶尾部),并进行按摩,刺激神经末梢,提高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或用热毛巾热敷,因温热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起到清洁和保护皮肤的作用;Ⅳ调整上下肩部成一垂直线,双臂向前自然屈曲,保持正常的功能位。协助老人从仰卧位移向侧卧位第三步注解:Ⅰ脊柱与下肢呈‘<’型状态,髋关节外展,躯干前倾,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性弯曲;Ⅱ腹部放一软枕,身体上侧的手臂抱枕,切记,要保持老人呼吸通畅;Ⅲ如需两名护理员,可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用双臂托住老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老人的臀部和大腿,两人同时用力,将老人抬起移向自己一侧,然后再将老人轻轻翻向对侧。用软枕将老人肢体支撑好,使老人安全、舒适;Ⅳ老人膝部和双脚各夹一软枕或软垫。为保持住侧卧位,防止躯体后倾,背部也可放软枕起支撑作用,确保老人安全,防止老人坠床,必要时可使用床栏。*帮助卧床老人从侧卧位移向仰卧位*移动前,应该观察老人的状态:侧卧位时,下部皮肤有无受压症状?如皮肤发红、疼痛、麻木感等,应采取对症治疗,如按摩等措施;仰卧位时,受压部位,如肩胛骨、骶尾部、足跟等部位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的现象,或者曾经出现的此现象是否消失;变换体位后,还要确认老人状态是否良好:保持脊柱生理弯曲状态;背部平坦、伸直;不要强行使肌肉及骨骼处于屈曲或伸展位;上肢离开躯干稍外展,肘关节呈微屈状态;下肢(髋关节)呈10----20度分开,以扩大与床面的支撑面,保持舒适体位;老人呼吸通畅,无不适和疲劳感;*帮助老人从仰卧位移向半卧位移动前,应该观察老人状态及评估生命体征:仰卧位时,肩、背部有无疲劳感;老人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喘息等肺功能障碍现象;该体位最具实用价值,不仅预防褥疮,还为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动作所需要,并有利于排泄;观察评估老人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各种反射的程度。变换体位后,还要观察老人的状态是否良好:生命体征正常;老人体位安稳、支撑物舒适,如臀部固定、膝部屈曲、髁部垂直、肘部微伸等;老人无坠床危险,这点对时而发生躁动的老人尤应注意;生活用具摆在老人身旁,便于老人使用;老人表现出舒适与满足。*帮助老人移向床头卧床老人有时候整个身躯向床位方向下滑,如果老人有能力协助护理员,则一位护理员即可实施;如果老人无力协助操作,则需要两名护理员同心协力、步调一致的将老人移向床头。变换体位后,还要观察老人状态是否良好:老人移向床头,头枕于枕上,体位舒适;移动时,老人无疼痛及不适感,移动过程中切实没有造成老人的生理功能紊乱及机体损伤。协助老人移向床头第一步注解:Ⅰ先将枕头横立于床头,避免移动老人致撞伤;Ⅱ老人仰卧屈膝,双手放于胸腹部,护理员一手臂托住老人颈部,手扶老人肩膀;另一手托住老人的臀部,双腿用力,向上抬起老人,同时嘱老人用健侧脚蹬床,挺身上移。将枕头放于老人的头下,取舒适卧位。协助老人移向床头第二步注解:Ⅰ让老人用健侧身体用力,健侧手支撑床,健侧脚用力蹬床,护理员用力抬老人的患侧,两人同时用力将老人移向床头;Ⅱ如果护理员为两人,可分别站在床的两侧,一人托住老人的肩与腰部,一人托住老人的背部及大腿(臀部),两人同时用力,将老人抬起,移向床头。B.避免潮湿、摩擦,减少排泄物刺激①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床单、被单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作到随时清扫床铺;为了避免老人排泄物污染被褥,在床单下面铺一层人造革或塑料布,必须注意:决不能让老人直接卧于人造革或塑料布上。卧床老人所用尿垫一定要用吸水性好、柔软的棉制品,必须做到随时更换,并且随时清洗老人会阴部皮肤,擦干后涂上爽身粉,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爽。②防止擦伤皮肤在给老人用便器时,一定要将老人的腰部抬起再插入便器;或者先将老人翻向侧卧位,再给予便器。老人使用便器时,决不可以硬拉硬拽便器,更不能使用破损得便器。便器可套上布套或垫上软布、卫生纸等,以免擦伤老人皮肤。C.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在老人翻身的同时,按摩容易发生褥疮的骨隆突处,或经常用温水予以擦洗,或用湿毛巾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不良状态。D.局部按摩将手掌大、小鱼际放在老人的骨隆突处,进行环行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褥疮的分期表现及处理方法1淤血红润期受压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麻木,局部组织没有变硬,皮肤及皮下组织仍保持正常弹性,也没有表皮组织的损伤。淤血红润期褥疮的处理方法:此阶段褥疮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每天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翻身时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即可。2炎性浸润期如果受压因素继续存在,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皮肤颜色呈紫色,受压组织变硬并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出现水泡,表皮出现损坏,但真皮还没有损伤。炎性浸润期褥疮的处理方法:次阶段褥疮,如果出现未破的小水泡,要注意:不要把水泡弄破,以防感染,并要减少摩擦,促进自行吸收;如果是大水疱,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抽出,但不要剪掉表皮,然后涂消毒液、包扎或烤灯照射,以促进液体吸收。3溃疡期水疱破溃,皮下组织损伤形成溃疡,可见坏死组织,并有脓液流出。在溃疡基底部可见筋膜,局部出现感染并伴有疼痛。溃疡期褥疮的处理方法:溃疡期褥疮需要外伤清创处理,此阶段褥疮要由医护人员进行。4坏死期出现皮下组织坏死,局部感染加重,脓性分泌物增多,伴有臭味,并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可达骨面。疼痛加重、难忍,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病。坏死期褥疮的处理方法:坏死期褥疮需要外伤清创处理,此阶段褥疮要由医护人员进行二、肺内感染-卧床老人最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㈠排痰不畅,是诱发肺内感染的主要病因1排痰不畅老人卧床往往是由于中风造成的,势必出现咳嗽、咳痰困难等问题。而痰液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好培养基,由于痰液淤积加上老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造成肺内感染。2吸痰污染卧床老人无力自动排痰时,就需要细痰,在吸管被污染的情况下,也就很容易导致肺内细菌感染,加重病情。3误吸误咽中风老人常常出现喉部神经麻痹,使口腔内分泌物不知不觉流入呼吸道造成感染;老人进食时,容易造成误吸或误咽而增加肺内感染的机会,这种肺内感染医学上称为吸入性肺炎。4慢性肺部疾病老人卧床前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㈡预防肺内感染的诸多措施1环境①室内空气室内要气流通畅,使空气新鲜,应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气30分钟左右,冬季开小气窗通风,这样才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及空气中细菌、尘埃的数目,减少污染的发生。②室内温度与湿度一般冬季室温以18----22℃为宜,夏季室温在27℃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如果室温过高就会影响老人机体热量的散发而使老人感到烦躁不安;而室温过低,老人容易着凉感冒,导致肺内感染。③室内安静整洁室内应安静,老人长时间受噪音干扰会感到疲倦、不安、情绪激动、血压不稳等现象;室内应整洁老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清除。桌椅等家具应摆放整齐、井井有条,为老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2促进有效的咳嗽、咳痰①背部叩击排痰法操作者的手五指并拢,屈曲呈弓形,叩击老人背部。叩击方向由肋骨下缘向肩胛方向,或由背部外侧向脊柱方向叩击;其目的是使细支气管的分泌物向较大支气管和气管方向移动,以便痰液咳出。叩击力量以老人能承受为准,不可过重,以免引起老人不适。②协助老人有效的咳嗽、咳痰老人坐在床边,让老人先做深深的吸气和呼气练习,然后让老人在每次大而深的呼吸后,作两次短暂的咳嗽,护理员同时给予叩背,以助排痰。注意事项:叩击震动法应在老人进餐后2小时进行,或在饭前进性。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人状态,如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出冷汗、心慌等症状,应停止操作,并协助老人改为半卧位,必要时给予吸氧。老人有脉搏、呼吸、血压不稳定、颅内压上升、叩击部位抽搐等现象发生时,不可使用叩击震动排痰法。3增强肺功能的训练方法①深吸气法此种方法可扩大老人肺活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让老人全身放松,由鼻腔慢慢吸气,此时紧闭双眼,心理默数‘1、2……’,并做短暂停顿;然后,由稍微噘起的双唇慢慢的呼出气体,呼气时会产生一种‘吹’的感觉,就好象轻轻的吹蜡烛一样,心中默数‘1、2、3、……’。另外,呼出的时间至少应为吸气时间的2倍。②俯式呼吸法训练俯式呼吸,可加强膈肌的有效活动,增加肺脏的有效通气量,从而改善肺功能。老人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吸气时膈肌下降,胸廓扩大,空气进入肺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体呼出(呼气时膈肌松弛、上升,强迫气体呼出肺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嘱老人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深吸缓呼,不可用力,减少能量消耗。③瓶水移动法准备两只毫升的瓶子,其中一只装满毫升水;另一只为空瓶。用输液管将两只瓶子并连起来,让老人深吸气后吹装水瓶子的输液管。由于压力的作用,瓶内的水经输液管向空瓶子移动。随着肺功能的不断加强,水向空瓶移动的数量逐渐增加。三、泌尿系感染-给老人带来诸多不便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也称为尿路感染,是指如大肠杆菌等尿液中生长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了尿道黏膜或组织,从而引起泌尿系统炎症。泌尿系感染包括:输尿管炎、膀胱炎和尿道炎。泌尿系感染的典型症状:尿急、尿痛、尿频及排尿不畅等。尿急——是指病人一有尿意就急需排尿,严重者到不了洗手间时,尿已排出。尿频——是指排尿次数频繁。尿痛——表现为会阴部、耻骨上区(小腹部)挛缩样疼痛,或于排尿时尿道口有烧灼样疼痛。㈠诱发泌尿系感染的常见原因1女性及老年男性多见通常泌尿系感染的男女比例为1:8。为什么女性发病比例如此高呢?因为女性尿道较短,仅4—5cm,尿道外口的位置使尿道很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及粪便污染,特别是尿、便失禁的病人。男性尿道较长,大约18—20cm,由于男性前列腺液具有杀菌的作用,所以50岁前男性很少发生尿路感染。但是老年男性多伴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而且前列腺液中的杀菌物质减少,甚至丧失,就会使老年男性患尿路感染。2阴部卫生会阴部难以保持清洁的卫生状态也会增加尿路感染机会。如使用粗糙不洁的尿垫或尿垫污染严重,没有及时更换等。3疾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膀胱张力减弱导致尿液的滞留或逆流,从而助长细菌的繁殖。还有如化学纤维质地内裤、潮湿的内裤等。㈡良好的卫生保健措施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①尿垫具有吸水性、吸潮性、通气好、质地柔软。②不穿化纤内裤,因为不利于会阴部的干燥。③应以淋浴替代盆浴。④适当增强体质。2补充液体摄入量①鼓励老人多饮水(1—ml);②特殊老人要靠输液来补充液体;③指导老人白天每2小时左右排尿1次,夜间排尿3—4次,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ml以上。3酸化尿液由于病菌不能在酸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因此,在鼓励老人饮水的同时,指导老人饮用酸性果汁,如橘子汁、杨梅汁及服用维生素c等。4抗生素治疗此项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5无菌导尿术此项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留置尿管注意事项:1、保证尿液外流畅通,使病人多饮水,保证尿液清亮,呈淡黄色;2、尿袋引流管无压迫、扭曲,牵拉等现象,保证尿袋及引流管高度低于病人膀胱,防止尿液返流,造成膀胱炎等。3、如短时留置尿管,应掌握尿管关闭,3-4小时开放一次,切记按时开放不要遗漏,造成伤害。4、会阴清洗时一并将尿管暴露端清洗干净,不能有分泌物,大便长期污染等。5、放尿时将蓝色开关帽拔下一半即可,放尿完毕将蓝盖盖好,引流袋1-2更换一次。膀胱冲洗术的护理目的:1、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2、除尿道堵塞,保持尿管通畅;方法:1、洗用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连接输液管,输液管夹闭;2、用酒精棉球消毒尿管的穿刺部位;3、打开输液管道,将针状处穿刺在尿管已消毒部位并关闭引流管,使冲洗液缓缓流入膀胱,观察尿流速度,色泽及浑浊度。4、一般情况冲洗液ml分三次冲洗、排出,并检查冲洗情况。5、外用导尿袋四、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卧床老人并发症据医学专家观察发现,如果病人每天基本上处于不动的卧床状态,肌肉张力则减少5%,也就是说,每天的肌张力将丧失5%,而肌肉萎缩可以影响机体的功能。如步行不稳、耐力减弱、易跌倒。卧床老人出现退行性并发症的三个原因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动是治疗的需要;老化又是不可改变的;剩下来便是人为护理因素了。行之有效的各种预防措施1保持肢体功能位偏瘫老人最好采取健侧卧位,与此同时也要经常的变换体位,卧于患侧或采用平卧位、俯卧位等体位,以缓解健侧压力过重。为偏瘫老人翻身或安排卧位时,一定要支撑老人的患侧肢体。否则,无力的患肢因重力作用而向前或向下垂,造成肩关节或髋关节脱臼,值得警惕。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卧位是十分关键的护理措施之一。护理时应酌情采用以下几种卧位。平卧位体位特点:⊕全身肌肉呈最佳放松状态,能量消耗最小、神经调节作用最小,也称为松弛体位;⊕全身血液循环状态良好,特别是腹部脏器的血液循环最佳。须注意:如是心肺功能障碍的老人,此时会增加心肺负担。侧卧位体位特点:⊕身体的下部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减轻了背部、臀部的压力;⊕身体下侧(压迫侧)的生理功能将受影响;⊕腹肌放松,在恶心、呕吐时无呕吐物误咽的危险,减缓腹痛。⊕健侧腿稍弯曲,患侧腿屈曲向内放在两腿之间的支撑软枕上。俯卧位体位特点:⊕由于限制了胸廓运动,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或呼吸抑制;⊕脏器的重量前移,减轻了背部的压力;⊕减轻了下腹部的疼痛;减轻焦虑的效果良好;⊕能够预防恶心及呕吐时的误咽。半卧位体位特点:⊕下腹部肌肉可以处于放松状态;⊕由于减轻对脊柱的压力,缓解了脊髓神经的紧张度,减轻背部疼痛;⊕呼吸不受抑制,能预防恶心及呕吐时的误咽。被动运动可预防肌肉萎缩对于长期卧床老人今后生活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于不活动而出现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在老年公寓护理中,老人卧床期间的全范围关节被动运动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的主要手段。被动运动被动运动的作用:一是全身各关节均在活动范围,使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得到运动;二是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维持和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三是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消除肢体肿胀;四是刺激瘫痪肢体屈伸反射,放松痉挛的肌肉。被动运动的方法:所示的关节全范围被动运动,即护理员帮助老人做肢体被动运动所应遵循的步骤方法。移动训练中风老人出现偏瘫时,往往借助轮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轮椅也是老人生活自理及从事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护理员开始可帮助老人从床上向轮椅移动,再从轮椅向床上移动,逐渐训练老人自己能够这样做,并教会老人独立使用轮椅。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zlff/1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