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课堂肌肉医学实用解剖学下
2016-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30.竖脊肌——竖脊肌起自骶骨、髂骨和腰椎突。它们可以分成三群: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
髂肋肌群:髂肋肌群存在于竖脊肌群的最外侧,由三部分组成:腰髂肋肌、胸髂肋肌和颈髂肋肌。
31.腰髂肋肌
肌连接: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上方,至下6个肋骨的下缘。
32.颈髂肋肌
肌连接:下方,至上6个肋骨的上缘。上方,至中间颈椎的横突。
33.胸髂肋肌——胸髂肋肌经常出现疼痛性激发点,其可位于肩胛骨下肌肉分支处,肩胛骨下方和内侧的区域是需要放松激发点的最常见的区域之一。此处的疼痛经常伴发肩部肌肉的疼痛。
肌连接:下方,下6个肋骨下缘的内侧。上方,上6个肋骨下缘。
34.胸棘肌
肌连接:下方,至上部腰椎和最下部2个胸椎的棘突。上方,至中部和上部胸椎棘突。功能:支撑和伸展脊柱。
35.胸半棘肌
肌连接:下方,至第5胸椎至第11胸椎横突。上方,至前4个胸椎和第5颈椎与第7颈椎的棘突。功能:伸展脊柱。
36.腹直肌——腹直肌将前胸部(胸廓)与骨盆前部(耻骨)连接起来。它屈曲脊柱并抵抗脊柱伸展。
肌连接:下方,至耻骨嵴与耻骨联合。上方,胸骨剑突和第5至第7肋软骨。
37.腹斜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走行方向分别与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相同。
肌连接:外斜肌:上方,至第5到第12肋骨。下方,至髂嵴外侧缘前半边,腹股沟韧带和直肌鞘前层。内斜肌:下方,至髂筋膜深部到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分,髂嵴前一半和腰筋膜。上方,至10到12肋骨和腹直肌鞘。
38.腰方肌——腰方肌是手法治疗不容易接近的肌肉,因为它位于腰椎旁肌肉(竖脊肌)和腰部厚的筋膜层与腱膜组织的深部。
肌连接:下方,至髂嵴、髂腰韧带和下部腰椎横突。上方,至12肋骨和上部腰椎横突。
39.腰大肌(髂腰肌)——腰肌连接到腰椎,通过向前拉腰椎和向下、向后压髂骨的前下方,使骨盆向前倾斜并使腰曲发生脊柱前凸。而且腰肌引起的疼痛可能涉及内脏。
肌连接:上方,至第12胸椎到第5腰椎椎体和椎间盘及腰椎横突。下方,与髂肌至股骨小转子。
40.髂肌
肌连接:上方,至髂窝。下方,至腰肌腱、小转子前表面和髋关节囊。
41.臀大肌——臀大肌是强有力的攀登肌,是髂腰肌的拮抗肌。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后面臀后线,骶骨和尾骨的后面,骶结节韧带。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表面3/4)和股骨臀肌粗隆(近端后外1/4)。
42.臀中肌——臀中肌与臀小肌是髋有力的外展肌。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到它。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下方,至大转子侧面。
43.臀小肌与臀中肌一起是有力的髋部外展肌,它可引起远距离型疼痛,常涉及髋部和腿部疼痛。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下方,股骨大转子。
44.梨状肌——梨状肌是重要的髋外旋肌,同时有稳定髋关节的作用。梨状肌紧张不仅可引起涉及其本身的疼痛,还可能累及坐骨神经。这种情况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肌连接:内侧和上方,至骨盆骶前孔边缘和坐骨大切迹。外侧和下方,至大转子上缘。
45.股四头肌
肌连接:下方:四个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和股内侧肌至髌骨并从那里通过髌韧带至胫骨粗隆,股内侧肌还至胫骨内侧髁。上方:股直肌:至髂前下棘和髋臼的上缘。股外侧肌:至粗线外侧缘远至大转子。股内侧肌:至粗线内侧缘。股中间肌:至股骨干前面上3/4处。
46.缝匠肌——缝匠肌紧张经常影响梨状肌的伸张。如果你打算舒张梨状肌而且病人主诉感觉大腿前面紧张,在治疗前应先放松缝匠肌。
肌连接:上方,至髂前上棘。下方,至胫骨粗隆内侧缘。
47.腘绳肌腱—腘绳肌腱用于表示大腿后面的肌肉,包括二头肌的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
a)半腱肌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下方,至胫骨骨干上1/4的内侧面。b)半膜肌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下方,至胫骨内侧髁后部。c)股二头肌肌连接:上方,长头至坐骨结节,短头至粗线下半部外侧缘。下方,至腓骨头。
48.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ITB)——髂胫束是大腿外侧面从髂棘延伸至胫骨外侧髁的阔筋膜(大腿部的深筋膜)的增强的纤维。阔筋膜张肌与其连接并拉紧深筋膜。
肌连接:上方,(阔筋膜张肌)至髂前上棘和附近的髂骨后外侧表面。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后者连接到胫骨外侧髁。
49.大收肌
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和坐骨耻骨支。下方,至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50.长收肌
肌连接:上方,耻骨联合和耻骨嵴。下方,至粗线内侧缘中1/3。
51.短收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下支。下方,粗线内侧缘上1/3。
52.耻骨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嵴。下方,至股骨小转子和粗线之间的耻骨肌线。
53.股薄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联合附近耻骨体和耻骨下支。下方,至胫骨干内侧胫骨粗隆下。
54.胫骨前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面上2/3和骨间膜远侧端,至内侧楔骨和第1趾骨基底部。功能:足部背屈和内翻。
55.腓骨长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上2/3和胫骨外侧髁。远侧端,其肌腱通过外踝的后面并跨越足底至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的基底部。
56.腓骨短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下2/3。远侧端,至第五跖骨基底部。功能:足部背屈和外翻。
57.第3腓骨肌肌连接:近侧端,通常与趾长伸肌融合。远侧端,至第5跖骨基底部背面。功能:协助足部背屈和外翻。
58趾长伸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髁和腓骨前缘上2/3处。远侧端,四个腱分别至第2至第5趾骨近节,中节和远节基底部背面。
59.腘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股骨外侧髁。远侧端,至胫骨后面比目鱼肌线上方。注意事项:避免按压到沿膝中线走行的腘动脉和胫神经。
60.腓肠肌——腓肠肌跨越膝和踝两个关节,它只能在膝伸直时被伸展。
肌连接:上方,两个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分别来自股骨外侧髁和内侧髁。下方,与比目鱼肌通过跟腱至跟骨后面下1/2。
61.比目鱼肌——比目鱼肌的激发点是足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肌连接::上方,至腓骨头和腓骨干上1/3的后面、胫骨比目鱼肌线与内侧缘中1/3和一个胫骨与腓骨间腘部血管上方通过的腱弓。下方,与腓肠肌一起通过跟腱至跟骨粗隆。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