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病因及分型上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throplasty,THA)已经被公认为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及重建髋关节功能最为有效的方法。随着THA在各大医疗机构越来越快速开展,其术后的并发症亦日渐增多。其中,髋关节假体脱位是THA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仅次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导致THA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有关THA术后脱位率的报道差异很大,从初次置换的0.04%到翻修术后高达5%。国内的学者报道的脱位率与国外相当,约%-3%左右。

病因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其复杂,需要从患者、术者及术后康复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一)患者因素

1、术前诊断:研究发现因髋部骨折行THA的患者的脱位率明显高于其他初次THA,可能的原因是软组织和骨质的创伤影响术中定位标志以及稳定性。还有研究认为其他疾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髋臼发育不良等可能都是危险因素,但是没有发现必然的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髋部手术史: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是髋关节手术史,既往有髋部手术导致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包括外旋外展肌群损伤,术后关节囊松弛是导致脱位率高。Kosashvili等通过对例THA术后翻修的病人,发现翻修的次数越多,其脱位的风险越大,第1次、次、3次及3次以上翻修术后的脱位率分别是5.68%、7.69%、8.33%及7.45%。

3、并存疾病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很早就被认为与脱位有关,这可与此类患者存在肌力不足、肌平衡觉缺失、依从性差等有关。其中大脑功能失调是明确能增加脱位风险的危险因素。

4、性别:女性被认为是脱位的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女性和男性脱位比例为:1到3:1,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患者肌肉力量下降以及延展性增加,但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证实。

5、年龄和体重类型:有文献报道高龄及肥胖可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风险,具体生物力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6、理疗/康复:在进行康复的时候,脱位是有可能预防的。许多患者在术后急性期出院后需要到康复中心进行术后康复,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式,促进患者软组织愈合。

7、依从性:前面提到,大脑疾病、精神疾病、酗酒的患者脱位率高。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患者依从性术后注意事项比较困难。Krotenberg及其同事提到至少50%患者脱位是因为他们的依从性差。

(二)术者因素

外科医生的经验水平、手术入路、假体方向、髋关节软组织张力的保护在维持髋关节稳定性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直接与外科医生相关。

1、外科医生的经验:手术经验与脱位率有直接关系,精湛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可以有效降低THA术后脱位的风险。脱位的概率随外科医生的经验增加逐渐减少,当完成30例后达到稳定水平。对于每年置换10例者,脱位的危险性下降一半。

、手术入路:后路手术通常认为容易导致脱位,许多作者报道脱位率是前路手术入路的-3倍。可能的原因后路手术髋臼假体前倾不够、后关节囊缺损以及软组织损伤的不同是导致后入路的脱位率明显增高。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生建议将关节囊、短外旋肌、股方肌原位解剖缝合,他们认为这种对于髋关节后方结构的修复在避免后脱位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组将近例患者的严格对照研究中,例进行了修复。未修复组有16例脱位,而修复组无一例脱位。

3、假体的位置:假体位置被认为是术后保持髋稳定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迄今为止,髋臼假体的准确位置却尚未达成一致。事实上,最优的假体位置不仅依靠确定统一的角度范围,还要根据手术入路、股骨假体与臼假体之间的相互位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且术中如何正确且稳定维持患者的体位对防止不正确的评估骨盆方向亦非常重要。Barrack等认为外展45°±10°,前倾0°±10°;Lewinnek等限定了一个安全范围:在外展40°±10°,前倾15°±10°时脱位率是1.5%,臼杯位置超出此范围脱位率是6.1%。与髋臼位置不良相比,很少报道







































治疗白癜风中药配方
治疗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cjzz/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