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OA2016当前中国髋关节置换术面
2017-6-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王坤正
西安医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从早期的探索阶段发展至今天较为成熟的时期,已经有多年历史,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髋关节稳定和肢体功能等方面效果确切,成为治疗髋部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我国的人工关节事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代骨科人的共同努力,人工关节置换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复杂病例多,手术难度大许多患者在就诊时髋关节疾病已发展至晚期,关节严重变形,手术难度大。复杂病例对医师的手术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选择何种负重界面假体,采取生物固定还是骨水泥固定,怎样处理骨缺损,怎样早期诊断感染,如何达到软组织平衡等,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假体价格高昂目前进口关节仍占据着巨大份额,国产的人工关节绝大多数仍属模仿,缺乏创新,适合国人解剖特点的假体依然没有面世。除此之外,我们缺乏对新材料的研发,面临研究成果转化困难,国产假体市场推广的困境。
术后出凝血异常、疼痛、并发症及康复问题关节置换术后,面临着出血量大或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并常常伴有术后疼痛,使患者对早期活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恢复不理想等,甚至在后期出现严重的关节粘连,须二次手术。许多患者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即使没有发生并发症,但康复较慢,不能早期下地锻炼,不能满足病人快速康复的需求。
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各地区、医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包括围手术期、术中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等环节的处理水平、经验相差甚远。医院就诊,造成医疗资源不平衡,而且是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资料丢失严重,随访困难我国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数量没有规范的登记随访系统,以及患者不能及时随访,导致许多病例资料丢失。这给我们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收集带来了很大困难,不利于提高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同样不利于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
面对以上挑战,我们需要群策群力,通过提高手术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推进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和普及、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等方法,促进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水平的持续提高。
提高手术技术,推进个体化、智能化手术通过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等方式,分享手术技巧。在此基础上,提倡个体化、智能化手术。
鼓励并支持国产自主品牌发展人工髋关节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需要加强应用型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建立、完善人工关节置换登记制度和随访制度,收集更多信息,生产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关节。
推动快速康复理念的普及和发展快速康复外科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手术应激、促进康复进程、降低手术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要求我们进行微创化手术,通过损伤较小的手术路径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可以减少软组织损伤,缓解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并改善手术部位外观,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依托学术组织进行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组织的引导下,建立并加强关节外科置换技术的规范化培训机制,举办各类学习班,建立关节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编写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关节外科医师,提高不同地区、医院的整体水平。建立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医院的手术水平,减轻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立、健全关节准入制度,实行严格的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制度,强化关节置换手术资质认定,以减少因技术不当造成的手术失败发生率。
建立完备的关节登记系统关节置换登记系统对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通过关节登记系统可以逐步积累数据,获取完善的关节置换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不断显示各类置换术的统计学资料,据此可论证导致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促进假体制造水平提高,并对不同假体的临床效果有客观公正的比较。通过登记系统,无论是对关节置换技术,还是对社会效益,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创新和努力,我国髋关节置换会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迎来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福泽广大患者。
来源骨科在线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中医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