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火,不切菜,白人饭怎么就火了
2024/8/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一块吐司,几片芝士,再加上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简单无味的组合,连开火都不需要,一顿清心寡欲的“白人饭”就做好了。
“白人饭“主打一个没有世俗的欲望,又称“生命体征维持餐”,它有三大要素“冷、素、少”。其中食材还有鄙视链,剥皮直接吃的需要水洗的,不用加热的需要加热的。
其实,“白人饭”的说法最早是一种吐槽。大多数是源于海外华人或者外企打工人对欧美同事午饭的观察,最常见的是吃草,吃带肉的草,吃蘸酱的草......
乍一看,“白人饭”是不是特别像我们吃的减脂餐?份量少,低碳水,丰富的膳食纤维,适量蛋白质。甚至不少网友都喊出了“‘白人饭’,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沙拉”这种口号。
与传统中餐相比,大多数“白人饭”的食材非常简单,多为几片蔬菜、一颗水煮蛋或鸡胸肉、一点水果,蔬菜类、蛋白质类食物占比大,碳水化合物少,且少油少盐。
总体上来说,“白人饭”各种食材份量少,热量也比较低,类似于减脂餐。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饮食不抗饿,不均衡,更无法满足日常的需要。
短期看,“白人饭”也许可以减重,但身体如果长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必然会影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还可能会导致易怒、焦虑、暴躁,脱发等。
想要真的吃得健康,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健康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
二、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ml以上液态奶。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g。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g,蛋类~g,畜禽肉~g。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可以说是刻在咱们老中人DNA里的文化符号了。
可是今天,我们一打开社交媒体,扑面而来的都是“打工人如何十分钟吃上饭”“95后吃饭糊弄学”“留学生随便做饭”“摆烂吃饭”“清汤寡水又一餐”......
年轻人吃饭肉眼可见的越来越糊弄了,这其中不乏跟风玩梗和自嘲,但更多的也许是一种无奈。
在这个物价飞涨、工资摇摇欲坠的时代,连好好吃顿饭似乎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一线城市一份简单的中餐外卖少说也要二十起步,如果想再吃的健康点、丰富点,或者外出堂食,轻轻松松花掉五六十甚至上百块。虽然吃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但对大多数打工人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到头来,要么委屈自己,要么让钱包再瘪一点。
这时,很多人就想起了带饭。自己做饭,好吃、健康还便宜。可是,时间成本呢?工作一整天,下班还要买菜、备菜、做饭......光是想想就很辛苦了。
外卖太贵,做饭太累,不如让吃饭回归其最原始的生存诉求吧,“白人饭”的流行大概就是这个逻辑吧。在有限的时间,用简单的食材,朴素的做法,达到果腹的效果。此外,“白人饭”还附赠一个更利于打工人的优点——防困。
从生理角度来说,中午摄入过多碳水,吃太饱很容易犯困,下午则没精神工作。而“白人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摒弃了精致碳水,单纯为了果腹,下午依然能让你够集中精力,快速投入工作。
生活越来越忙,工作越来越卷,人类也似乎也在朝着某种工具化的方向不断异化,吃是我们人生中为数不多还可以掌控的事情了,有时间的话,还是吃好点吧!
编辑/KKC文字/朝阳区熬夜冠军图片/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