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翔手术团队成功为高龄高危患者实施全髋
2017-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过去,高龄老人手术被视为禁区,是大家认为高龄老人接受手术风险高、康复慢、意义也不大。但如今,高龄手术成为了常态化。在健翔手术团队已经掌握的手术患者资料库中,很多都是年过60的老人,他们大部分除了颈腰腿痛之外,往往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内科慢性疾病,而且病史较长,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费用,手术团队始终围绕病人的治病需求不断进行攻关克难。日前,80岁的陈伯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后,一周内就下床锻炼,十几天后便康复出院。
病例1年前,患者陈伯因左侧股骨头坏死进行了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非常顺利。后来由于患者有长期慢支肺气肿病史,必须长期服用激素药物控制气促症状,但激素容易导致髋关节内血运循环出现障碍。就在2个月前,陈伯的右侧股骨头因为血供不足同样出现了坏死迹象!短短半年内,右侧股骨头已完全坏死塌陷。
陈伯术前片显示右侧髋关节表面凹凸不平,严重磨损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手术,陈建福主任接诊后,患者刚好处于慢支肺气肿急性发作期,合并有肺部感染,感染风险很高,“单纯做髋关节置换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以目前这个病人的条件能否顺利完成手术并没有把握”。
手术团队必须在效果与风险中取得最佳的平衡。经过几轮严谨的讨论,手术团队最后确定先为患者控制感染,同时进行股牵引等保守治疗缓解疼痛。待患者病情基本平稳,再安排手术治疗。
尽管如此,手术过程亦是困难重重。麻醉医生考虑患者肺功能较差,为患者选择了腰麻方式,全程患者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可这样一来,患者的胸闷气促等症状即刻加重。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手术专家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地完成手术,最终他顶住了压力,在4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换髋任务,取出来的股骨头已是坏死成一个豆腐渣样的软骨。
取出的股骨头已经磨损成“豆腐渣”样
术后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完美植入,使陈伯摆脱了疼痛的困扰
康复锻炼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所致的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成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老年人,传统的治疗方法卧床时间较长,康复周期长,也容易出现并发症。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相当成熟,再结合一定的康复锻炼,将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
医院,像陈伯这样的高龄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基本可以独立下地行走。这是医院专业分工细化的优势,联合其他科室组成一个强大的围手术期协作团队,一同开展老年术后患者的手术治疗。例如联手骨质疏松病区制定个体化的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以增强骨强度,降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从而建立起一个术前评估、术中维持、术后康复、术后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链,给予患者全面的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
术后陈伯独立行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通讯员:住院四区苏嘉
广东祛湿三件宝风湿骨痛健翔好
=欢迎您订阅fsjianxiang=
白癜风中医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