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赴皤滩古镇探访针刺无骨花灯传承
2018-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赴皤滩古镇探访针刺无骨花灯传承实践团队
●●●
赴皤滩古镇探访针刺无骨花灯传承实践团队
安排
前期
“
在六月底,我们就做好了调研计划,并将介绍信带去校团委盖章,以备到达目的地后能和相关工作人员完成顺利的介绍与对接,使我们的调研更加正式,增加了可信度。并了解了我们即将采访的人员的工作日程。
7月9日当晚,我们到达仙居县某镇的宾馆后,随即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经过我们激烈地讨论,我们确立了明确的明日调研采访的大纲,并在记录本中一一列举出接下来一天需要采访的每个人须提出的所有问题的内容,确保接下来一天到达调研地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7月10日调研出发前,我们对明日11号的采访人员进行了解,并且预约了见面时间,调研结束后,我们询问了明日的路程和出行方法,当晚制定了一份更为详细、缜密的出行方案,确保明日的路程能够顺利,快速地抵达目的地就是对调研计划最好的前期准备。
7月11日,出发前再次电话沟通我们即将见面的对象,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保证能够顺利完成调研工作。
1.
第一天
早晨,队长伍锡雨带领队员张乐颖、单雨、仇敏、卢丹婷四人到皤滩乡。用完早餐后我们去往皤滩古镇寻找皤滩古镇88号宅。进入88号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无骨花灯。
随即我们见到了王汝兰老人,她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却还在坚持制作以及传承“针刺无骨花灯”。我们在征得她的同意后,对她进行了一次采访。她告诉我们“针刺无骨花灯”这项工艺唐朝就有,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失传了,后来由老年协会的李香梅再次挖掘了出来;做一盏最简单的花灯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分为13个主要步骤和一些小步骤,花灯上的孔和图案都是一针针刺上去的,原材料就是纸,所以被称为“针刺无骨花灯”。
她还告诉我们花灯大概有27个种类,有荔枝灯、菊花灯、宝石灯、古亭灯等等,另外也可以自己创作。她有很多徒弟,遍布各地,单但大多都是兴趣所致,真正把它当做一门手艺传承的少之又少。我们团队也体验了一下制作花灯中的“针刺”。
我们还了解到老人做的花灯得过很多奖,并且在年拿到了“映山红”的金奖,几年前她和她三儿媳妇代表中国赴韩国参加中韩文化交流会。到目前为止,关于“针刺无骨花灯”的传承人,省级的只有她一个,今年她申请了国家级传承人,国家已经批下来了,但证书暂时还没有拿到。
最后,我们与王汝兰老人合了一张照。
○
老人告诉我们,古镇中还有一个无骨花灯展厅。我们随即决定去参观一下,展厅运用了镜面,使得整个展厅华贵而梦幻。
下午实践团的小伙伴们来到了皤滩中心小学采访方荷玉老师。方荷玉老师正在县城准备花灯比赛的图纸,接到我们的电话后立马赶回了学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方老师三十多年前从当时村里的一位奶奶那学来了花灯手艺,在几十年的兴趣和钻研下,对针刺无骨花灯的样式、材质、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创新,把花灯的种类扩大到了三十多种。
○
此外,令我们惊喜的是:在皤滩中心学校里有一间专门的针刺无骨花灯工作坊,学校专门成立了社团,每周五的活动课都有孩子过来向方荷玉老师学习制作花灯。由此可见,当地学校和教育局都对花灯传承十分重视,我们上午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们在工作室内进一步了解到了花灯的制作工艺以及改良历程,还有许多关于花灯的故事。工作室里全靠花灯照明,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下,满室盈光,身临其境,我们仿佛才体会到了穿透时光的真正含义。
2.
第二天
早晨,我们团队七点半在皤滩乡就出发赶往市区,将自己的行李安顿下之后便联系针刺无骨花灯市级传承人陈彩平(王汝兰三儿媳妇),由于白天陈彩平有事耽搁,我们准备在晚上对她进行采访。
○
晚上,团队成员八点坐车去往陈彩平老师的住处,观赏了她的作品以及工作室,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无骨花灯的制作过程及所需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荣誉证书,并教与我们成员如何制作花灯的针刺过程。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END—
编辑
黄逗
审核
姚涛
供稿
赴芜湖市感受铁画艺术魅力调研实践团
责任编辑
陈志蒋晗
指导老师
鲍青
官方QQ
微博
池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团总支投稿邮箱:
qq.怎么样控制白殿疯怎么样控制白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