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响髋,跑步膝,髂胫束造的孽怎么破试试激
2022-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3.html
年7月19日青岛举办零基础学习《罗氏正骨(指针点穴)法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祖传膏药制作等培训班》--点击阅读
在临床上遇到很多膝痛、髋痛的患者,疼痛各有各的特点,但大多数存在髂胫束张力过高。今天想跟大家扒一扒髂胫束,聊一聊它对髋关节和膝关节造的孽,以及笔者从激痛点的思路是如何处理的。
#髂胫束的解剖与功能#
先看一下髂胫束的解剖结构。
髂胫束是包绕大腿深筋膜—阔筋膜的外侧增厚部分,从髂嵴前缘的外侧缘起,分为上下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并与之紧密结合不易分离,下面的纵行纤维明显增厚而呈扁带状,其后缘延续于臀大肌肌腱,止点附着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头和膝关节囊。
任何结构的功能都是由其解剖特点决定的,髂胫束的本身是筋膜,因此它的功能更多的不是像肌肉发挥主动收缩的功能,而是像韧带更多的发挥限制功能。
所以它的主要功能:
1)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内旋
2)借助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发挥一定的髋外展和伸膝功能。
#对髋关节造的孽—弹响髋#
弹响髋是指髋关节在某种运动时引起髋关节及下肢运动受限、出现声响或局部疼痛的一种常见病。女性多发,双侧多见。患者髋部一般没有疼痛症状,但会有不适感,髋关节特定活动时有弹响。严重可引起大转子滑囊炎、髂腰肌肌腱炎等。
弹响髋主要分为外侧型、内侧型、关节内型这三大类。
01
外侧型弹响髋
外侧型最常见的弹响髋类型,是由大腿外侧髂胫束紧张从而造成髂胫束增厚部分划过股骨大转子时产生弹响。而髂胫束紧张主要有两种原因:1是由于臀大肌纤维化所引起髂胫束紧张,2是由于阔筋膜张肌紧张牵拉髂胫束造成。
02
内侧型弹响髋
内侧型弹响髋产生的因素主要和髂腰肌有关。
①由髂腰肌在髂耻隆起上来回滑动引起的弹响;
②髂腰肌在小转子前内侧的骨性突起部位处受到摩擦引起;
③髋关节前方关节囊炎性增厚摩擦髂腰肌引起的内侧型髋关节弹响;
④骶髂关节紊乱和内侧型弹响髋发生的存在联系。
03
关节内型弹响髋
此类型较少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种发生在儿童身上,由于股骨头在髋臼的后上方边缘轻度自发性移位而造成,大腿突然屈曲和内收则发生弹响,日久可变成习惯性;
②一种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由于慢性劳损,髂股韧带增厚,在你向后踢或者向外旋转你的大腿时,与股骨头摩擦而产生弹响;
③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或其他病因所致的关节内游离体或髋臼后缘骨折所致髋关节短暂的半脱位;
④髋关节的稳定结构受损,例如盂唇损伤、髋臼圆韧带损伤等。
如果你的体型较为瘦弱,那当你做诱发弹响的动作时,你能摸到自己股骨大转子上有一条又粗又紧的“筋”滑过去或者跳过去。这时候你可能感觉自己的骨头从关节中跑出来又马上跑回去,我们称之为“假性半脱位”。倘若病情严重还可以引起以下问题:姿势性下腰痛,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
“对膝关节造的孽—髂胫束综合征”
髂胫束综合征(ITBS)在年由Rennel首次提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髂胫束及其周围结构异常而引发的综合征。起初业内普遍认为髂胫束带在股骨外上髁上反复滑动摩擦,即过度的屈曲-伸展运动,导致局部炎症,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我们把由于髂胫束损伤造成膝关节外侧疼痛的病叫做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但近年来Fairclough和Falvey等通过MRI发现髂胫束并非容易滑动的疏松结构,从而认为摩擦并不是引起ITBS的主因。Fairclough等提出ITB侧向压缩机制:当膝关节屈曲30°时,ITB与股骨外上髁之间的脂肪组织(黏液囊)被压缩,进而引起疼痛并诱发炎症反应。其机制主要是ITB有脂肪组织附于其下,脂肪组织包含帕氏小体及丰富的血管,故在被压缩期间可引发疼痛部位的炎症反应。但由于并没有观察到ITB的滑动,他们猜测在膝关节从伸展到屈曲状态发生内旋时,ITB进入股骨外侧髁,从而使得之间的脂肪组织被挤压引起疼痛和炎症。其实这个观点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扁平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髂胫束综合征。
笔者认为无论是ITB摩擦机制还是压力机制,都是因ITB张力增加造成ITB与股骨外侧髁之间压力异常增加引起炎症反应。综上,无论是髋弹响还是髂胫束综合征,它们的治疗方案出奇的一致:减少张力!
#处理方法#
手法松解
松解阔筋膜张肌:缺血性按压激痛点保持30s
1号触发点位于髋骨向下、向外2.5cm
2号触发点位于第一个激痛点向外1-2.5cm
松解臀大肌,灭活激痛点
缺血性按压触发点保持30s
一般此时的臀大肌处于纤维化状态,更多的是通过找到臀大肌上的触发点,灭活激痛点,激活臀大肌。
1号和2号激痛点位于坐骨两侧,
3号激痛点位于坐骨和尾骨之间
松解髂胫束
运动训练
臀大肌力量训练:患者俯卧位,屈膝髋后伸,避免竖脊肌和腘绳肌代偿性发力,保持15s,5个为1组,每天2-3组
臀中肌力量训练:患者侧卧位,患侧下肢在上方,下方腿屈髋屈膝固定骨盆,上方腿伸膝,轻微髋后伸,嘱患者髋外展,避免腰方肌和阔筋膜张肌代偿性发力。保持15s,5个为1组,每天2-3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