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人工制造的关节代替疼痛且丧失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上方↑“新医院”即可订阅。
关节置换(jointreplacement)是用人工制造的关节代替疼痛且丧失关节功能的关节的方法。常用于髋及膝,重点决两个问题:1、严重疼痛;2、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制作人工关节的材料要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常用合金、碳素、微晶陶瓷及硅胶等,设计上要求仿生体形状并合乎生物力学。人工材料目前已用于全身各关节。置换的骨骼已有髋关节、膝关节、肱骨头、肘关节、椎体、骨盆、舟骨、月骨及桡骨远端等。
一、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1、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血友病性关节炎;
4)、强直性脊柱炎;
5)、创伤性关节炎;
6)、膝关节或者胫骨、胫骨的干骺端感染;
7)、涉及关节面的无法修复的骨病变;
8)、涉及关节的肿瘤(可能需要定制肿瘤假体)。
2、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强直性脊柱炎;
4)、股骨头坏死;
5)、创伤性髋关节炎;
6)、股骨近端或者髋臼的某些肿瘤(可能需要定制肿瘤假体);
7)、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
8)、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者髋臼发育不良;
9)、髋关节功能重建术或者内固定术后失败的患者;
10)、稳定的髋关节化脓性感染或者结核。
二、关节置换的种类
1、按固定方式:分为生物型和骨水泥型,前者需要骨质和假体生物结合,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晚,后者术后即刻稳定
2、按置换部件:全关节置换和部分置换,如膝关节的单髁置换和髋关节的人工股骨头置换
三、关节置换的优点:
1、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纠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预防长期制动或者卧床所致相关并发症;
3、对于骨折患者,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功能锻炼开始造,下地活动早,预防相关卧床并发症;
4、对于肿瘤患者,避免肿瘤截除后关节结构缺失所致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信心。
四、效果
随着假体材料及工艺的改进,生物力学领域的进展,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解决了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所致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假体生存率逐步提高,是解决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严重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我科拥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曾多次成功为高龄患者实施手术。一名93岁的患者在家中跌倒后,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不能站立,负重及活动时疼痛剧烈,卧床休息后疼痛不见缓解。由于患者高龄,心脏功能差,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手术风险极高。经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会诊后,决定对患者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在全麻下实施左髋半髋置换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移除了心脏起搏器,在术后第2天就能够下地进行独立行走。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可以自由行走,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疗效非常满意。
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患者常合并多脏器疾病,需多学科支持治疗,在多学科共同努力下完成。我院作为百年名院科室齐全,实力雄厚,综合救治能力强。
五、术后注意事项
1、膝关节:
1)、术后第一天开始无痛下关节功能锻炼,我院的经验是术前3天开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术中给予关节内局麻镇痛,术后神经阻滞减轻疼痛,加用口服药物止痛;
2)、术后病情允许,及早给予肌肉收缩训练,静脉泵应用以防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CPM辅助下功能锻炼,术后2周要求完全伸直,屈曲超过90度,逐步锻炼至正常屈曲度。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4)、术后1、2、3、6、12月等拍片复查,了解假体情况;
5)、术后如有不适,及早联系主刀医师复诊。
2、髋关节:
1)、术后病情允许,及早给予肌肉收缩训练,静脉泵应用以防静脉血栓形成;
2)、生物型假体要求术后3月内避免直腿抬高训练及完全负重;
3)、术后抗凝时间为14-35天;
4)、术后1年内避免盘腿动作(前入路手术),避免坐矮凳等引起关节脱位的动作;
5)术后1、2、3、6、12月等拍片复查,了解假体情况,对于生物型假体根据复查X线片情况决定完全负重时间;
6)、术后如有不适,及早联系主刀医师复诊。
专家名片
徐海斌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科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常委、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常委、河南省灾害医学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外科学专科分会常委、河南省运动医疗专科分会常委、新乡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25年,主要专业方向为关节外科及脊柱外科,在颈椎疾病及胸腰椎疾患的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曾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HN医院培训学习。在专业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7部,担任部级科研及省级科研各一项;多次荣获新乡医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医生”等称号。
点击右上角→或转发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