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哟哟,屁股痛死了叫了一年后,才知道是

2016-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记者张姝通讯员胡惠娟

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石仕元主任医师,前两天收到了患者的一条祝福短信,是衢州患者李大妈发的。李大妈向石副院长汇报了自己在国庆长假期间的新情况,说她天天跳广场舞,感觉越跳越年轻了。而在两个月前,李大妈还卧病在床,屁股痛了整整一年当老年性关节炎治疗,最后严重到连走路都很困难。

石副院长说,像李大妈这样,很多老年人骨头痛都误以为是老年性关节炎,其实在骨痛的同时伴有反复低烧,就应警惕骨结核了,这是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凶险疾病。

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居甲乙类传染病首位

青壮年患者占总数60%

结核病是中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它通过呼吸道传染。

据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在甲乙类传染病中始终居首位,除了1月、2月发病数分别在人和人外,三月份后,每个月结核病的发病人数均超人,其中4月份发病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是人和14人。

医院也是浙江省结核病诊疗中心,数据显示,年杭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年下降11.50%。但是年杭州报告的肺结核病人,从年龄来看,青壮年占总数60%。从职业分布看,农民、工人(包括外来务工者)占62%。结核病新的流行趋势和既往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城市人群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发病率升高,老年人发病率升高,对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增多。

“通常结核病首先发生在肺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系统去,可以导致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骨结核是一种继发的病灶,脊柱部位的结核大约占到70%,其他的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很多关节也都可以得结核。病人李大妈就是感染了结核病后,病菌对髋关节的骨头进行了侵蚀。”石仕元副院长说,由于结核杆菌在骨头上发展缓慢,通常会在感染后的3至6个月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容易被误诊。

“更值得大家警惕的是,临床中还发现,有10%的患者没有肺结核病史就直接得了骨结核。”石副院长说。

髋关节烂成了马蜂窝

每个洞洞里的结核病灶

用小勺子刮了一个半小时

以前医学界有一句话,“手术打开结核病灶就等于打开了死亡之门”,这是因为活动期的结核菌会感染到体内的其他脏器。过去,病人确诊结核骨病后不得不卧床多月,先治疗结核病,再动骨科手术,通常需要数年。

“李大妈才62岁,这意味着她得在床上再躺三五年后,才能做髋关节置换手术,医院,都是同样的结果。”石副院长说。

对关节结核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国内外都没有理论基础,恢复骨结核病患者良好的关节功能是目前医学需要攻克的难关。但是,随着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出现,外科手术有了药物的配合,就有了新的突破。最终石副院长收治了李大妈。

手术中石副院长发现,李大妈的髋关节已经被结核菌侵蚀得像蜂窝一样,每个洞洞里烂掉的骨头软得像豆腐渣。这些病灶必须清除干净,断掉结核菌转移的风险。

“我们用骨科手术专用的小勺子,4毫米到10毫米不等,各种型号大小,把骨组织的孔道里、空隙里的结核菌感染过的地方都刮干净,光清除病灶就花了一个多小时。难度是要找到这些病灶,并彻底清除。”石副院长说。

病灶清除完后,石副院长给李大妈换上了人工髋关节。手术三天后,李大妈就下床走路了,住院两周后复查,没有结核病扩散的迹象。

孩子经常骨头痛要排除骨结核

不要以为是“生长痛”就不重视

骨结核并不像肺结核那样可以通过金标准来确诊。只能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出现骨头疼痛并伴有反复低烧、傍晚会出现盗汗等症状,经常感冒治疗无效的,就一定要警惕,医院做检查。

在骨结核病中,腰椎结核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早期、有规律、全程、联合用药的抗结核治疗才能保证结核不复发。现在很多早期病人,容易把它和其他骨科疾病混淆,常误以为是劳损、风湿或骨伤、疲劳等,甚至瘫痪了才被确诊。

此外,结核尤其是胸腰椎结核最早的症状常常是腰背疼。有一个重要区别是,结核病的腰背疼是一种持续的腰背疼,尤其是在晚上睡着以后常常疼醒,且疼痛不会因为休息、吃药等有好转,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慢性隐痛。

石副院长提醒,骨结核也常见于青少年儿童,比如在腰椎、膝关节和髋关节等部位,不少家长会误以为这是孩子的“生长痛”,因而延误了治疗。免疫力低下也可能诱发骨结核,因此建议大家少熬夜,避免过劳,多运动,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hlff/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