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膝关节锻炼正确吗

2022-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房纬编/吴秋君*

张某患膝关节痛多年,他有一位朋友李某,年轻时好踢足球,后因膝关节韧带受伤,无法再踢足球。可有一次见面后,李某向他介绍说,其膝关节痛好了很多,甚至可以重新踢球了。张某忙问是如何治疗的,李某说就是坚持练习静蹲。于是张某也开始练习静蹲,可是练了一段时间,膝关节痛非但没减轻,反而更严重了,医院求医问诊……

都是膝关节痛,为什么静蹲对李某有效,对张某却不行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膝关节锻炼的基本原则和锻炼体式选择的标准。

加强关节稳定,减小关节负荷。

加强关节稳定,包括增加肌肉力量;维持良好的关节形态。

减小关节负荷,包括减小关节软骨负荷;减轻肌腱、韧带负荷。

我们先来看看和膝关节相关的肌肉有哪些。和膝关节相关的肌肉主要是股四头肌(图1)和腘绳肌(半腱半膜肌、股二头肌,图2)

图1图2

锻炼体式1:站立位下蹲(闭链练习)(图3)

练习者站立位,双足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屈曲下蹲(下蹲角度开始时不宜过大,以不产生膝部疼痛为度,随着下肢力量加强,下蹲角度可适度增加),双上肢微微上抬,持续8秒,放松。如此反复进行,10次/组,2~3组/天。

图3站立位下蹲(动图)

体式解析:下蹲练习属于闭链运动。所谓闭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手掌或脚掌)固定而近端活动的运动。其优点是关节稳定性好,可以增强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同练习作用,适用于肌腱、韧带损伤的患者(图4,5);其缺点是,增加关节软骨负荷(下蹲状态下,髌骨承担的负荷可达7倍体重),不适用于较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

(注: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即是关节软骨的退变,伴有明显的骨赘形成(骨刺)(图6))。

图4膝关节主要韧带(后前斜位)

图5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图6膝骨性关节炎

注意事项:

1.下蹲后需持续8~10秒:持续一定时间的肌肉收缩属于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更有助于提升肌肉耐力,增强关节稳定性;同时时间也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不利于肌肉供血,也会增加关节软骨的负荷。所以,对普通人来讲,一般以8~10秒为宜。

2.下蹲角度不宜过大:下蹲角度以不感觉疼痛为宜,否则会加大关节软骨损伤。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可能已经明白了,引言中的张某为什么练习静蹲后膝关节痛会加重。李某因为是韧带损伤,适合练习静蹲,所以有效;而张某是骨关节炎,静蹲练习增加了关节软骨负荷,所以症状加重了。那张某适合哪种锻炼体式呢?我们一起继续看。

锻炼体式2:坐位伸膝(图7)

练习者坐位,患侧下肢膝关节伸直,同时背伸踝关节,持续8秒,放松。如此反复进行,10次/组,2~3组/天。

图7坐位伸膝(动图)

体式解析:坐位伸膝练习属于开链运动。所谓开链运动,是指肢体近端固定而远端关节活动的运动。其优点是,伸膝练习可以较好地提升股四头肌肌力,并且可以避免增加膝关节关节软骨的负重,故适用于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的膝骨性关节炎。伸膝练习可以更有效地练习股四头肌内侧头。由于Q角的存在,使髌骨有外移的趋势(图8)。股四头肌内侧头收缩可以对抗Q角造成的髌骨外移(图9)。其缺点是,增加关节剪切力(图10),不适用于以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为主的膝关节痛。

图8Q角: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连线与髌骨中心至胫骨结节连线的夹角。

图9

图10伸膝运动会产生剪切力

注意事项:

1.股四头肌60%的肌力用于膝关节最后15°的伸展。所以伸膝练习时需要尽力伸直膝关节,这样才能充分锻炼股四头肌肌力(图11),尤其是内侧头的肌力。

2.动伸膝作同样需要持续8~10秒以提升肌肉耐力。

图11

腘绳肌紧张,会使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从而增加膝关节负荷,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会反射性的抑制股四头肌肌力,降低关节稳定性。拉伸练习,有助于改善肌肉紧张,维持关节的正常力学形态。既往的膝关节康复练习,往往只强调肌力练习。其实,拉伸练习与肌力练习同样重要。

锻炼体式1:腘绳肌髋关节前屈拉伸(图12):

练习者站位,将一侧下肢踝部架于支撑物上,踝关节背伸,膝关节保持伸直,上身缓缓向前屈髋下压,持续10个呼吸。此法拉伸全部腘绳肌。

图12腘绳肌髋关节前屈拉伸(动图)

锻炼体式2:腘绳肌髋关节外展拉伸(图13):

练习者站位,一侧下肢横向向外侧迈出,髋关节外展外旋,两足垂直,腰部侧屈下压,持续10个呼吸。此法拉伸内侧腘绳肌(半腱半膜肌)。

图13腘绳肌髋关节外展拉伸(动图)

注意事项:拉伸动作需持续一定时间,才能有效兴奋反牵张反射,使肌肉放松。

综上所述,膝关节锻炼对膝关节痛患者的后期康复非常重要。但只有掌握了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正确的锻炼体式,才能行之有效。祝各位读者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简介

房纬,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天津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

天津中医院脊柱软伤科主任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特技联盟副主席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名老中医传承人

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委员

搬迁后津沽推拿最全出诊专家信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zlyy/13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