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个月,内热针疗法镇痛显
2021-3-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7月27日早上7:30,疼痛科张刚副主任医师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一天忙碌的门诊工作时,发现近期就诊的患者张女士,手捧一面锦旗早已等候在诊室门口。她激动地把锦旗交到张主任手里,连声感谢,说多亏有了疼痛科,解除了她的痛苦,让她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张女士,62岁,3个月之前得了右侧腰腹部的带状疱疹,医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皮疹倒是很快痊愈了,但疱疹后遗留的神经痛却迟迟不能消除,一阵一阵火烧样、刀割样剧痛,让张女士夜间根本无法正常休息,入睡半小时即痛醒1次,困极了再睡会儿又痛醒,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张女士多方求医,医院疼痛科进行过两次胸椎旁神经射频调节术,疼痛当时减轻了,但出院后很快再次加重。后来张女医院疼痛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挺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医院疼痛科就诊。
张刚副主任医师接诊了张女士,听取病情并查体后,告知张女士她的疾病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因疼痛剧烈、迁延难愈,经常会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涉及神经损伤、神经源性炎症、神经可塑性等多种病理变化,导致外周及中枢敏化机制。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措施有:1.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有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等,还有其他药物像: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等。2.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有神经介入治疗和神经调控技术。神经介入治疗有:神经阻滞、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等。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技术。
张女士一直服用一、二线药物,并使用止疼贴剂等,疼痛控制差,并且已经两次射频神经调控技术,疼痛仍不缓解。张刚副主任医师带领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结合筋膜学理论及疼痛科近年来开展的内热针技术,为张女士量身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胸椎旁+疱疹区皮肤筋膜内热针松解,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筋膜阻滞治疗,治疗1次后张女士疱疹区皮肤的疼痛就减轻了大半,VAS评分由8分降至4分,夜间可正常休息了,2周后来门诊复诊给予了第2次内热针筋膜松解+神经阻滞治疗,VAS评分由4分将至2分,疼痛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及夜间休息完全不受影响,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内热针疗法
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密集型银质针疗法。主要应用于各部位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包括:颈源性头痛、颈椎病、肌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胸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膝骨关节病、跟腱炎、跟痛症以及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病。在局麻下将内热针在病变部位软组织内密集型布针,然后通过恒温加热器将热能传导到病变组织,起到灭活炎症介质、调节末梢神经、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组织粘连、改变失衡软组织应力的作用,既有类似针刀的松解作用,又有神经阻滞、局部注射的消炎作用,同时可对病变组织进行净化,待新生组织再生后,疼痛即可基本消除。
我院疼痛科开展这项技术已经3年多,治疗病例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深受患者的好评。
张刚·副主任医师
张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现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学会疼痛科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麻醉与镇痛专业30余年,主治各种头面痛,颈肩腰腿痛,各类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预约就诊咨询电话
-
来源:门急诊部;排版:陈尔东
审核:马庆林、陈德芳;终审:赵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