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医院Mako辅助全髋关节

2020-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1012.html

年5月8日-10日,医院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5月10日,由陈继营教授主持的Mako亚太临床培训中心挂牌仪式顺利召开。自此,医院成为了亚太地区首家Mako机器人临床培训中心。会议期间,唯医网有幸邀请到陈继营教授、柴伟教授、医院(HSS)的SethJerabek教授进行了专访,共同探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就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的细节、经验与发展趋势各抒己见。

陈继营教授专访

Q

陈主任您好!从Mako机器人引入国内到现在,医院完成了多少例Mako机器人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A

谢谢您的问题,医院是国内最先开展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单位之一,我们在年开始做,当时主要做单髁置换,这是我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一部分,我们一共做了35例,在国内是做的最多,最先完成的。通过这些病例,我觉得Mako机器人对手术有很大的帮助,能提供更好的精确性。髋关节置换我们是从年8月份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例,这例包括先髋的20多例,有强直的病人,8-10例,还有一些股骨头坏死等等常见的需要置换的病例,这些病例同样证明了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确实能提供更好的精确性,对髋关节来说,包括恢复肢体长度、达到非常理想的角度,这些方面,确实很不错。

Q

从完成第一例Mako机器人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到现在手术例数已突破例,您对Mako机器人手术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A

这个问题非常好,开始我们对Mako机器人感兴趣主要是它体现了最新的科技。机器人,是智能辅助手术的最高级手段,我们主要是想尝试一下。在初步学习当中,发现会增加一些步骤,增加CT的扫描,增加注册的过程,延长一点的手术时间,我们就考虑它的价值在哪儿。但我们经过一些病例的体会,觉得这些步骤是值得的,使我们手术能做到更好的把握。开始的时候有一部分病例感觉好像精确性,比如髋关节外展角、前倾角似乎和我们体会不太一样,而后期看,这种和我们感觉的差异,多数情况下还是机器人更准确。因为我们在手术过程中,摆体位的关系,骨盆的位置会有变化,患者又盖着无菌单,从直观上、视觉上并不能非常确定骨盆位置变化的详细情况和程度,但机器人通过导航跟踪,实时告诉你角度的情况。还有时候确实会有不准确的情况,但多数是我们早期注册等这些手法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后期随着经验的积累,感觉精确性提高了。实用价值建立在科学性上。

Q

陈主任,作为术者,您认为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是什么?给患者最大的受益是什么?

A

对于膝关节来说,假体可以安装在理想的位置。对线、位置、假体大小的判断,很精确。另外一个方面,对于软组织平衡的判断也是有帮助的。它可以非常直观的告诉你,通过一些数字告诉你,如果我们选用这个假体,通过术前计划,安装到病人体内会是什么情况,关节的松弛度什么样,关节活动的轨迹什么样,术中我们再次去验证,没有这个机器人系统是无法做到的。对于髋关节来说,能够增加髋臼杯安装的精确性,包括旋转中心、覆盖、前倾角、外展角,还有恢复肢体长度能够提供非常可靠的、非常具有重复性的数据。把每一个技术要求都做好。

Q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一位年轻医生而言,Mako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是怎样的?

A

Mako很大的优势,在于学习曲线短,国外有些研究,不到10例就可以到达比较稳定的技术掌握程度。学习起来非常简单,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是实际上真正要做好,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病例,还需要对手术本身掌握的比较好。比如说对于一些强直的病人,对于一些发育不良的,对于一些复杂的髋关节病变后遗症,得自己先把这手术掌握了,然后用Mako能做的更精准一些。

柴伟教授专访

Q

柴伟主任您好!医院从完成第一例Mako机器人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到现在手术已例数突破例,您对Mako机器人手术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吗?

A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我们医院全骨科已经完成了超过例Mako机器人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包括股骨头换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等,甚至更复杂的病例,我们发现在Mako机器人的辅助下安放臼杯比传统方式更加精准。随着病例的积累,我们对机器人的使用也更加熟悉,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术前准备、术中注册的时间,这样在机器人的精确辅助下,手术时间也没有过多延长,每台仅延长大约10-15分钟,这是可接受的范围,另外,臼杯位置比较理想,这是我们最大的感受。

Q

中国有很多DDH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针对这类特殊人群,Mako是否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A

的确这是另外一个好问题,尽管Mako机器人是西方公司设计,它的设计初衷是把臼杯和股骨柄安装的更加准确、完善。鉴于中国国情,我们仍有很多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这些患者髋臼侧存在严重发育畸形,在手术中判断髋臼位置比较困难,特别是对经验少的医生。另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为关节融合、僵硬,导致整个骨盆、脊柱位置的改变,术中对臼杯安放的判断同样很有难度。我们发现在Mako机械臂的辅助下,无论是髋关节发育不良,还是强直性脊柱炎,在手术中都会变得容易。因为机械臂的辅助可以让臼杯完全安放在术前计划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大大提高了髋臼杯安放的精准度。我觉得在这两类特殊的病例中,Mako机器人显然是更加有益处的。谢谢!

SethA.Jerabek

教授专访

Q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Mako的?目前您总共开展了多少例Mako手术,分别为哪些类型的手术?

A

我在做Fellow时便开始做Mako机器人手术了,医院(HSS)完成Fellow培训,是最早参与Mako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生之一,同期开展的还有Mako单髁置换术,那是-年。年,我回到HSS,开始执业生涯。自年起,我已经做了超过例机器人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单髁,现在还开展了全膝。

Q

Mako机器人手术和传统手术,在手术流程和临床结果上有哪些区别?

A

我认为Mako在术前3D计划很有优势,尤其对于复杂病例,如发育不良,创伤性关节炎、融合、强直等,能帮助确定假体的位置。它的重复性很好,对于假体位置、肢体长度、offset、联合前倾角等,对髋关节的重建很有帮助。最初,我只用于复杂病例,后来就应用于所有病例。

Q

您觉得临床结果有区别吗?

A

是的,髋周软组织张力越正常,髋关节感觉越正常,如果下肢延长,患者会觉得太紧,而下肢短缩,会觉得力弱。软组织张力正常,下肢长度、offset正常,临床结果会更好。有医生对机器人全髋和传统全髋做了对比,二者UCLA活动评分、Harris评分有显著差异。我没有做相应研究,因为我常规做机器人手术,没有足量的传统手术病人对比。而二者都做的研究显示,机器人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Q

您认为将来手术医生和机器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A

当手术室安置了新工具时,你必须学会使用。机器人在手术室是大件,你需要知道怎样安放拉钩,以及助手站位如何安排,一旦形成工作流程,效率就会大大增加。未来我认为机器人可能会更智能,包括术前计划、对每例患者更加个性化,术中安放假体也更加个性化,符合每个患者的解剖,我认为这样会进一步提高临床结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fbyy/1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