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你最胖春节怎么吃都不胖的秘诀在这里

2024/1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

除夕就快要到了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是最令人期待的事情

当然还有更令人期待的

就是节日的各种大餐!

然而,“每逢佳节胖三斤”

如何合理饮食才能避免过年长胖?

//

六个因素让你不断“长胖”

//

“节日肥”并不是空穴来风,广州医院临床营养科曾青山医生解释道,逢年过节时候的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人们“过年肥”的助推器。

1.天气冷——胃口好。

环境气温降低,体温会随之改变,为维持人体温度,身体需要摄入更多的热能,再加上天冷促使胃酸分泌,人们容易胃口大开。

2.放假啦——窝里趴。

温度一降低,人就会有惰性,喜欢钻进被窝里取暖。这样一来,运动量变少,消耗的热量随之变少。在热量摄入变多,消耗变少的情况下,剩余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

3.贴秋膘——躲不了。

分布在皮下的脂肪具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和防止外界辐射热侵入的作用。气温降低,为维持体内恒温,人体就会本能地储存更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

4.年货好——吃不停。

大家都爱吃甜食,吃饱后也有第二个“胃”来装甜食。甜食当中所含的糖分在血液中急速地增加,便会大量产生制造脂肪的胰岛素,所以人就会变胖。

5.打火锅——趁热吃。

研究证明,热的淀粉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更高,转化为葡萄糖速度快,更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越快被消化,饱腹感越差。为了增强饱腹感,人们会吃进更多的食物,摄入的热量也就增多。而冷的淀粉食物会产生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属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增强人们的饱腹感。

6.哥俩好——来一杯。

1克酒精等于7个卡路里,这些热量如果消耗不了只能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对身体有害无益,喝酒过多还会导致营养失衡,因为影响了正常饮食摄入。

//

你可能一直吃错了!

//

在瘦身的道路上,很多人都听说“糖”摄入量过多容易导致发胖,年轻人中间也逐渐兴起许多“抗糖”“素食”之风。然而,你以为的,是否就是瘦身的吃法?

举例来说,同样g的各类食物,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如下:

所以,并非不吃甜食、只吃素食就可以瘦,认识和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才是抗“糖”的重要法则。

不想长胖,饮食的秘诀在于选择优质的碳水化合物以复合、低血糖指数的淀粉为主,如燕麦、通心粉、荞麦面、藜麦米、糙米等,同时减少精白米面及精制糖的摄入,如:白米饭、白吐司、各种糕点、奶茶等等。

//

如何吃才能瘦?

//

“管住嘴,迈开腿”是老生常谈的健康准则,但逢年过节时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抵御满桌美食的诱惑,那么如何在“管不住嘴”快乐享用美食的同时,保持曼妙身材呢?

●饮食原则上要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

1.控制零食,如瓜子、花生等坚果,麻花等油炸食品,一根起二根止;

2.淀粉类食物少吃,如糖果、点心、主食等;

3.饮料、酒要少喝;

4.肉类可适当选择优质肉类及合适的烹饪方式,如海鲜、鱼肉、鸡肉、牛肉等,但烹饪上要拒绝果酱、裹粉、糖醋、糖渍等。

●做不到少吃?换个进食顺序试试!

1.肉汤一碗(不含淀粉)。迅速将胃填满增强饱腹感。

2.低糖水果、蔬菜。这些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并会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3.鸡蛋、海鲜类、禽畜肉类。蛋白质虽然对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比主食好很多。

4.米面等主食(最好增加粗杂粮)。

//

节日暴饮暴食?这些人群要小心

//

还需要注意的是,节假日期间,不要太“放飞自我”了!暴饮暴食,对身体健康损伤很大,除了引起肥胖及肥胖带来的一系列疾病之外,还容易出现疲劳、免疫力低下、胃病、肠道疾病、肾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同样,膳食均衡也非常重要,除了肉类,蔬菜水果中也有非常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但也要注意食用量,尤其是原本就超重和肥胖的人群。

你的身材标准吗?

快算算你的BMI值吧

↓↓

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人群的正常BMI是18.5~23.9,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而体重不超的情况下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或者腰围不大,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高于30%的都为肥胖。

最后提醒大家

在节假日一定要注意饮食平衡

掌握这三点建议

帮助大家开心、健康度过春节

第一,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

第二,避免毫无节制大吃大喝。

第三,注意休息。

//

本期医学指导

//

曾青山,广州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主治营养医师、注册营养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脏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围产期营养治疗、危急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肥胖患者体重管理。

//

福利时间

10个免费专家号

//

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cjzz/15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