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鑫康复腰臀腿又麻又痛说不定是患上了
2021-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吃坚果对白癜风有好处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6144.html
说到腰臀腿麻痛,
大家想到最多的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症?
拍片、CT、核磁共振,该做什么检查呢?
嘿嘿!果然是腰椎间盘突出,赶紧治疗去!
但针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都做了,效果并不明显,为何明明是这个问题,治疗效果就是不好呢?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自己有椎间盘突出,当出现腰臀腿不舒服时,理所当然觉得就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其实大部分椎间盘突出不会引起症状,引起症状的是因为相关的肌肉、骨骼出了问题,除非椎间盘突出已压迫了神经。所以不能因为存在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就把所有腰臀腿痛的原因归于椎间盘,这样只会导致误诊,真正的疾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有没有想到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症?那是什么?
不急,今天给大家科普有关梨状肌综合症的知识。PART
1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征概念:由于梨状肌损伤或变异、感染等因素,使其充血、水肿、肥厚、痉挛,从而导致坐骨神经经梨状肌孔出口狭窄,进而刺激、压迫、牵拉通过该孔的坐骨神经及臀部血管,从而引发患侧臀部酸胀、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诱发干性坐骨神经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影响。PART
2
梨状肌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
解剖生理
这个部位出现异常了,坐骨神经被卡压或被牵拉。坐骨神经行径变异
这些变异也是罪魁祸首哦!
PART
3
梨状肌损伤的病因病理
1.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疤痕痕形成。
2.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3.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4.久坐、过度外旋外展、负重下蹲、直立旋转、坐姿旋转、翘二郎腿等均可引起梨状肌损伤。5.少数患者因坐骨神经出骨盆时行径变异,穿行于梨状肌内,当髋外旋时肌强力收缩,使坐骨神经受到过大压力,长期如此导致坐骨神经慢性伤。
PART
4
梨状肌综合症有什么症状
疼痛:臀部深层疼痛、酸胀、麻、紧缩感等,疼痛逐渐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则大腿外后侧、外侧、放射至小腿外侧或足背,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麻木:可致腓总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感觉异常,部分患者病程后期下臀部麻木。
活动受限: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如果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的,可同时有两病相应症状。
PART
5
梨状肌综合症的检查
1、患侧梨状肌压痛: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有时压痛点可扩散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
2、肌痉挛: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样改变或弥漫性肿胀的肌束隆起。日久可出现臀部肌肉萎缩、松软。
3、直腿抬高实验阳性:保持平躺,将单腿缓慢抬高,当抬高角度小于60度时出现明显的疼痛,继续抬高当角度高于60度时,疼痛减轻,可以判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4、紧张试验阳性: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痛苦,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痛苦随即减轻,即为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
PART
6
梨状肌综合症
与哪些疾病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临床表现相似,梨状肌综合征必有下臀部疼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者无下臀部疼痛。2、臀上皮神经损伤:以一侧臀上皮神经损伤: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为主,痛不过膝,在髂嵴中点下方2cm处压痛明显,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3、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4、高位神经鞘膜瘤:疼痛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PART
7
梨状肌综合症治疗方法
保守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恢复时间取决于神经卡压程度和时间。
适当休息、局部热敷有助于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推拿手法治疗:主要作用是舒筋通络,活血散瘀,缓解梨状肌痉挛,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理疗:激光、红外线、高能激光、中频、超短波、水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医针灸:通络,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的作用。促进局部肌肉的水肿的吸收,改善肌肉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软组织修复。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布洛芬等。康复训练:原则是降低梨状肌张力,改善相关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纠正相关生物力学改变。达到缓解疼痛、降低肌张力、恢复正常运动、预防。针刀松解治疗
针刀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将针刺疗法和手术松解法有机结合为一体,一方面利用针的作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针刀直接深入到病变部位,针对本病病理性疤痕粘连的特点,对因疤痕粘连而卡压坐骨神经的梨状肌处直接进行剥离,或对痉挛的肌纤维直接切断,纠正肌肉神经筋膜的细微变位,减轻梨状肌内压力,因而,针刀不仅可以立即消除坐骨神经的卡压症状,同时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恢复局部组织的物理生化平衡,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PART
7
如何预防梨状肌综合症
1、避免长期久坐,尤其坐硬凳子时间过长,很易导致梨状肌缺氧缺血出现疼痛,进一步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症状,应对平时站坐的习惯姿势做适当的调整。
2、积极处理椎间盘突出症诱发臀部疼痛,长期的疼痛就会造成局部肌肉的损伤,梨状肌综合征对于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可合并发生!3、急性期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将伤肢保持在外旋、外展位,避免髋关节的旋转动作,使梨状肌处于松弛状态。疼痛缓解后应加强髋关节及腰部活动和功能锻炼,以减少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康复、疼痛科医师团队
袁威
疼痛科主任
袁威,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医主治医师,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临床工作近20余年。医院中医外科工作多年,曾先后在西安医院、医院疼痛科进修学习,擅长使用小针刀、针灸、骨膜唤醒疗法、浅筋膜松解术、骨盆调衡术及神经阻滞方法治疗偏头痛、鼻炎、耳鸣耳聋、颈肩部疼痛、网球肘、腱鞘炎、痛经、腰腿疼痛、足跟痛等各种疼痛性疾患。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
坐诊地点:门诊1楼
张锋
康复科主任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
坐诊地点:门诊2楼
任小春
针灸推拿科医师
乔攀
针灸推拿科治疗师
杨汐
中医康复理疗科康复治疗师
声明:1.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2.如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或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