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

2021-7-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dcdv.itsogo.net/syfb/72413.html

崔明珠1曹颖莉2苏靖心1

1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郑州;2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郑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1(07):-.

DOI:10./cma.j.cn-0323-

基金项目

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拟探究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创伤早期应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镇痛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选取单纯髋部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NBG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组,每组2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收住院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检测SBP、ECG、SpO2和心率,准备急救药品和吸氧设备后实施镇痛治疗,所有神经阻滞操作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实施。

1.2.1 PNGB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进行超声探测,将2~5MHz超声探头放置在髂前下棘上,对准耻骨支,识别髂耻骨隆起、股动脉、髂腰肌、耻骨。从外侧向内侧进针,将针尖置于腰大肌肌腱后方和耻骨后支之间的肌筋膜平面上,单次注入0.4%盐酸罗哌卡因15ml。

1.2.2 FICB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进行超声探测,将5~13MHz超声探头从股动脉股静脉处向外移至腹股沟韧带中外侧,看到髂筋膜成像后,穿刺针以30°~50°穿刺,采用平面内技术自外侧进针,针尖到达髂筋膜间隙髂腰肌上部位置,单次注入0.4%盐酸罗哌卡因30ml。

1.3 观察指标

所有数据采集和处理均由另一位未参与镇痛实施的麻醉医师完成。记录患者神经阻滞前(T0)的静息VAS评分,神经阻滞后10min(T1)、神经阻滞后20min(T2)、神经阻滞后30min(T3)和神经阻滞后24h(T4)的静息和运动(被动抬腿15°)VAS评分。并在T1~T3时辅助患者做抬腿屈髋动作,记录患者屈髋角度(以床面为基线,大腿抬高与床面所成角度),同时记录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穿刺部位血肿、恶心呕吐和神经损伤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及BMI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静息VAS评分比较

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静息VAS评分降低(P0.05)。与FICB组比较,PNGB组T1~T4时静息VAS评分降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运动VAS评分比较

与FICB组比较,PNGB组T1~T4时运动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患者被动屈髋角度的比较

与FICB组比较,PNGB组在T1~T3时被动屈髋角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镇痛后30min内,FICB和PNGB都能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早期疼痛。本研究中,T1~T3时PNGB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较FICB组降低,证明PNGB的镇痛效果优于FICB,且镇痛起效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

本研究证明,PNGB后患者屈髋角度明显大于FICB组,能有效减轻患者早期搬动或改变体位时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住院患者,可减轻术前检查搬动体位时的疼痛,对于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可减轻患者麻醉时摆放体位的疼痛。本研究只观察了镇痛后24h内的镇痛效果,主要是由于患者早期进行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如ECG、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牵引等多是在这个时段进行。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hlff/12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