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股骨头坏死与膝关节炎造成的疼痛来
2020-10-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骨科的常见疑难病,但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的症状、体征不明显,在临床上常易发生误诊、漏治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残疾,对社会和患者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股骨头坏死之后会映射到多部位疼痛,今天说一下:股骨头坏死患者出现的膝关节疼痛怎么与其它疾病区分开?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由于股骨头坏死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骨关节病,给治疗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股骨头坏死和其他骨关节病进行鉴别判断:
一、体征判断
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疼痛症状在发病的初期是髋关节突然疼痛,同时伴有行走跛行症状,并且这种髋关节疼痛症状初期是间歇性,4字试验阳性,但是做4字试验时髋关节功能不受限制,腹股沟股动脉搏动点有压痛,这就是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疼痛症状特点。
二、影像学判断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早期和股骨头坏死早期一样,X线片检查均不易发现,而MRI检查都可以早期确诊。中期以后,可在X线片上见到,非对称性关节间歇狭窄,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内结构尖锐,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严重者有髋关节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股骨头坏死的晚期,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引起的髋臼和股骨头的坏死都会合并出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诊断是正确的。推荐阅读股骨头可能已经出问题了?看这个动作能做不?
三、注意年龄因素
一般来说,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病的股骨头坏死有两种常见的类型:一是部分儿童时髋关节受过损伤的患者,几十年后出现股骨头疼痛时,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病;二是部分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发展成股骨头坏死后也容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何会出现膝关节疼痛?
1、股骨头坏死可刺激周围神经,放射到大腿内侧和髋关节臀外侧及膝关节,特别是闭孔神经的作用较大,由于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既支配髋关节又同时支配膝关节,膝关节远比髋关节对疼痛敏感,当髋关节出现病变时,可刺激神经,产生错觉,感觉膝关节疼痛。
2、行走要靠双下肢交替活动,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会受到相同的压力。当一侧股骨头发生坏死和变形,这条腿的支撑能力会明显下降,病变股骨头上应承受的压力会部分转移到膝关节上,造成膝关节所受压力增加,从而加重膝关节的受力和磨损,使其不堪重负,出现疼痛。
3、此外,过度劳累、剧烈运动、跌打损伤、风寒潮湿等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疼痛。
温馨提示:在出现膝关节疼痛时,有的患者会盲目的检查膝关节,而忽视了腰部以及髋关节的检查,造成了误诊情况的发生,耽误了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在出现膝关节疼痛时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尤其警惕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大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在确诊之后,医生都会告知患者需要长期休息,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然后再接受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治疗,要知道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周期较长,短则半年长则需要1到3年治疗时间,这么长的卧床休息时间相当的不容易,那么股骨头坏死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吗?
患了股骨头坏死之后肯定是不能够负重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必须只能卧床休息,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股骨头坏死的形成是因为某件原因导致局部出现缺血形成的,因为疼痛的原因平时的活动受到了限制,肌肉收缩力也出现了下降,在此基础上减少活动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
股骨头坏死之后需要掌握正确的休息方法,早期一旦确定患有股骨头坏死,就需要避免负重的出现,每天在床上也需要进行髋关节的功能锻炼,这样就可以用上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预防出现黏连,每天在床上进行抬腿的锻炼,也可以预防大腿肌肉萎缩。同时每天必须要进行走路的锻炼,但在走路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拐杖,这样就可以预防股骨头外形出现塌陷。
这样的锻炼方法每天都需要进行,可以使得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预防出现黏连的现象,股骨头的塌陷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因此我们每一步走路都需要使用拐杖,起到预防股骨头塌陷的效果。
患有股骨头坏死之后,不活动的思想是错误的,通过活动不但可以使得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使得股骨头的修复能够起到帮助,但是功能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不负重的前提下,并且幅度不会过大,每一个动作可以达到轻痛才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阅读:
治疗股骨头坏死第一人安庆汉主任
安氏通血修骨疗法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要做功能锻炼
深度解析股骨头坏死的功能锻炼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