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奶时,孩子下巴咔咔响有问题吗
2022-8-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前几天看诊时,有家长说3月龄孩子,在吃奶时,耳朵和下颌交界处会咔咔响,这个情况有问题吗?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人身上,那要考虑颞下颌功能紊乱问题,在婴幼儿身上有问题吗?
咨询口腔科医生和查文献后,把结果给大家说说吧。
简单粗暴版婴儿如果仅有吃奶或者张口时的咔咔响,没有出现其他任何不适,不需要就医,继续观察就可以。
小婴儿的这种表现,多在数月内缓解,对下颌发育没有影响。
如果孩子或者大人除了颞下颌有响声外,还有关节处疼痛、肌肉胀痛、张口困难、影响进食的表现,并出现耳朵痛、头痛等问题,要及时就医,看口腔科就可以了。
目录吃东西或者张嘴时,耳颞部咔咔响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咔咔响?
小婴儿出现咔咔响也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吗?
大孩子什么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如何预防?
其他部位的关节响声有问题吗?
1吃东西或者张嘴时,耳颞部咔咔响是怎么回事?一些大孩子或者成人,在吃东西或者张大嘴巴时,会出现耳朵和下巴交界处咔咔响的表现,有时会出现张大嘴困难的表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TMD)的一个表现。
该病是由颞下颌关节(TMJ)的肌肉和/或关节的解剖学和/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病症,其特征是颞下颌关节疼痛、慢性或周围组织的急性疼痛、下颌骨的功能限制以及运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出现咔咔声[1]。
图片来源见水印
该病在10岁以上的孩子中经常出现,成人中更多,在年幼儿童中罕见[2],大家如果在吃东西、大笑、张嘴过大时出现这个声音,或者出现下颌活动范围缩小,甚至无法张口或者无法闭口,就是这个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了[3]。
如果还有头痛、耳痛等表现,那就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了。
2为什么会咔咔响?50%患有该问题的人只有关节咔咔响声,这多出现在开始开口时和闭口后,这可能和关节中的一个部位有关。如下图所示,有该问题时,软骨组成的绿色的关节盘因为外伤或者其他原因移动到前方(异常位置),当张口时,其下方的下颌头向前动时,关节盘弹回后方,就会出现咔咔的弹响声音。
有时候,该关节部位因为炎症问题,活动时骨头摩擦,也会出现声响[1]。
3小婴儿出现咔咔响也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吗?小婴儿因为出现这个问题极为罕见,所以目前还不明白几个月的孩子出现这种声响时,到底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4]。
但是,只要不影响婴儿继续吃奶、张口,就可以继续观察,这种声音多在几个月后会突然消失。
AzookSJ总结了3例小婴儿出现典型的颞下颌关节响声的案例,具体如下:
案例1:女孩,生后3天,在喝奶期间,一侧颞下颌关节间开始出现间断性的咔咔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变为双侧、固定的关节响。
孩子生长、发育良好,只有这一个症状,没有相关部位疼痛。在6月龄时被转诊到专科诊治,检查时也没有其他异常发现,所以就继续观察。
在孩子生后7~8月龄时,这种声音突然消失,下颌功能也完全正常。
案例2:女孩,生长发育良好,6月龄时,在张口或闭口时,双侧都出现颞下颌关节的咔咔声,吃奶时没有声响,孩子没有其他不适,也没有进行治疗。
9月龄体检时,家长诉说这种响声的次数减少很快,但是孩子在张大口时比较费力,没有进行治疗。
1岁后这种声音消失,2岁体检时,孩子下颌生长、功能正常。
案例3:男宝,健康且发育良好,在5月龄时,进食时出现了颞下颌关节的声响,无其他不适,没有进行治疗,2周后这种声音就消失了,到目前已经2岁了,没有再出现类似问题。
综上所述,小婴儿出现了颞下颌关节的响声,没有影响其功能,也就是吃东西不受影响、不疼的情况下,可以观察,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能自行消失。
那什么时候需要注意呢?看下一条。
4大孩子什么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在出现这种颞下颌关节响声的同时,还有以下表现,则需要就医:
1.张口、闭口时,颞部肌肉、咬肌有疼痛表现;
2.张大嘴巴受限;
3.出现放射痛,即头痛、耳痛、颈痛等表现。
有些孩子只有耳痛时,会被认为是中耳炎进行抗生素治疗。下图是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在接受治疗[5]。记住,这种耳痛无发热表现,而是突然、反复的疼痛,小婴儿会拉耳朵,每次拉5~30分钟,每天拉3~6次,同时吃奶时伴有咔咔声。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孩子,记得转诊给口腔科哦。
这个宝宝当时的治疗方法,图片来自参考文献[5]
5如何预防?这种问题可能是由超出正常功能的口部行为造成的,比如总是使劲咬牙,咬咬指甲、笔等,或是过度咀嚼坚硬的食物、口香糖,所以,要避免这些行为。
如果孩子有频繁磨牙的问题,建议进行治疗,比如除了心理安抚治疗外,还可以使用咬合板,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