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middot这几种常见疼痛学

2021-10-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资料参考:健康圈、医院、医院、燕园健康汇等如涉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人上了年纪,身体各项功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会纷纷找上门。比如,在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颈椎痛、腰椎痛、关节痛、膝盖痛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疼痛是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但由于比较常见,往往不被人重视。然而,这些常见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改善,不仅会破坏老人生活质量,甚至加重病情、产生并发症。

颈椎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病会造成高血压,伴有头昏或眩晕、颈部僵硬感,肩背部沉重不适;可能造成食管周围炎症、水肿,进食时吞咽不畅、产生异物感;颈椎病使受其支配的内脏器官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腹胀便秘。

腰椎病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数月以来不仅一次的刊文称“腰痛正在变成流行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使相邻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及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导致人体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腰椎管因某些原因发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改变,导致一个节段或多个节段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变窄,压迫了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关节炎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55亿人患有各种关节疾病,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节以膝、踝、肘关节多见,严重者可累及肩、髋、脊柱,很容易诱发关节的破坏与畸形,导致关节残疾。患者血中的尿酸高度积聚就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从而形成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囊,影响关节活动;可导致骨“凿孔”样损害,严重者可导致骨折。患者在病情不断反复迁延的过程中体内的尿酸会逐步对肾脏形成健康危害痛风性关节炎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据调查发现50%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30%痛风患者合并糖尿病。

如果发现身体某处经常疼痛,医院做好检查。除了药物治疗,合理的运动能给身体带来事半功倍的疗效。今天,我们教大家一套简单的“止痛操”。学一招,有效改善和缓解疼痛。

颈椎痛

示范动作

动图来源:健康圈每天用这个动作“上举走”走路,坚持步。预防脖子痛:每天坐1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肩颈,自己随时随地的搓一搓脖子,搓到发热最好。

腰椎痛

示范动作

动图来源:健康圈左右脚轮换,反复50次。最好早晚各一次。你在做后踢腿时,可以明显感知腰部的酸痛点,你每天可以随时随地的轻轻敲打酸痛点下。

保护关节

示范动作

动图来源:健康圈

腰背全部贴住墙,腹部与大腿呈90度,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度可以根据自身承受能力调整,但不要小于90度),靠墙慢慢「坐」下去。

找到一个大约只能坚持1-2分钟就力竭的角度,1-2分钟为一次,间隔15-30秒,5-10次连续练习。

注意事项: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膝盖不要内扣;时间不要过长,以不产生明显膝关节疼痛为最佳。

膝盖痛

示范动作

动图来源:健康圈膝盖正面、膝关节外侧面、膝关节后侧,每个部位各拍30下。经常拍打膝关节,会刺激血液供应,增强关节液的产生。实际上,我们在坐车、或者看电视时,搓揉大腿正面,这样可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加快,缓解膝关节疼痛。

髋关节痛

示范动作

动图来源:健康圈靠墙站立,挺胸抬头成大字。每次坚持1分钟,每天两三次。每天随时随地的轻轻敲打髋关节疼痛点80下,可以非常好的缓解髋关节痛。

身体的疼痛大多数是因为风寒湿造成身体瘀阻,气血循环不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疼痛。实际上解决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

/推荐阅读/

?肠胃老毛病又犯了?一套“肠胃调养操”很有效,快试试吧!

?注意!老年人尽量别做这个动作!教你一套搓手操,保护心脑血管~

?警惕!血管堵塞太容易忽视?常做3个动作疏通血管~

?中国人正在死于什么?你猜中了几条?

?脑洞大开的漫画:《人体使用说明书》

?水不能多喝!世卫组织最新声明:千万别超过这个量!

?教你一招,如何筛选可疑痴呆症患者

4个动作,让大脑不衰老!

?收藏

照顾卧床老人,心理、翻身、洗头、口腔等护理技巧、要点

?手指发麻?!可能是这些隐藏的疾病在“作妖”,一定要重视!

?谨防高血压!快试试这3个动作,每天5分钟,轻松摆脱降压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库图书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jqkpg.com/hlff/13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