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五运六气及全年养生纲领
2021-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m.39.net/pf/a_6172010.html
中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学说叫做运气学说,又叫做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的气象模型与六十年一循环的干支纪年密切相关。
天人相应,每年的运、气变化都会对人的健康带来相应的影响。
年是农历辛丑年,那么今年的五运六气如何呢?
辛丑年的中运为少羽水运,水运不及;其六气的客气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年整体气候特点为潮湿、重浊、黏滞等。
01
五运·中运
辛丑年中运为水运不及。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全年的气候呈现出一种湿润、湿气弥漫的特点。人体也容易因为水湿过重而生病。
这一年里,人们容易出现胃脘、腹部胀满,感觉身体沉重,胸闷,大便不成型,疮疡流水久不收口等症状。
水运之年,在脏腑与肾对应,肾主水,肾主骨、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水运不及,肾气较弱,所以人还容易出现肾系相关疾病。
如:腰痛、大腿痛,膝关节、髋关节不适,行走不利,脚步虚浮,脚痛,甚至脚肿等等。
初之运:少羽少角
大寒日巳时初初刻
.1.:00——.4.:15
二之运:太角太徵
春分后十三日巳正一刻
.4.:15——.6.:30
三之运:少徵少宫
芒种后十日午初二刻
.6.:30——.8.:45
四之运:太宫太商
处暑后七日午正三刻
.8.:45——.11.:00
终之运:少商少羽
立冬后四日未初四刻
.11.:00——.1.:00
02
六气
六气互为上下左右图▲
太阴湿土司天,主管上半年的气候,关键词:湿。
表现为今年上半年较同期降水较多,湿度较高。
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有:肺、脾、肾三脏,同时,也有赖于肝和三焦的功能。
脾主运化水液,喜燥恶湿,外感湿邪最易伤脾阳,阻碍气机运行,可见头昏沉、胸闷、胃脘腹部胀满,大便不爽、小便不利。
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则可周身困重、关节沉重、四肢倦怠等。
湿邪黏滞、缠绵,感受湿邪起病缓、病程长,往往反复发作。常见舌苔厚腻黏滑。
湿邪常与寒、热、暑夹杂,形成寒湿、湿热、暑湿共同作祟。尤其夏季和长夏,湿热和暑湿易致湿疹、暑湿病、湿温病等。
今年的湿气对肾水系统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对于患有脚肿、关节炎、风寒湿痹的人来说,症状有可能会加重;有腰痛、头痛的人,可能会反复发作;有的人还会时不时眩晕;肾功不佳者更加需要注意。
太阳寒水在泉,主管下半年的气候,关键词:寒。
表现为今年下半年较同时期温度低,更为凉爽或寒冷。
下半年较冷,寒邪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如果疏于保暖,伤于外寒,或内寒较重,寒邪则更易引起痛症。比如腹痛,以小腹为主,疼痛剧烈时牵扯到腹股沟,对男性而言腹痛会牵扯到睾丸。
除此之外,这种腹痛还可向后引起腰痛,或者向上牵扯胸部疼痛,甚至寒邪上攻引起咽喉、下巴肿痛。
?初之气?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1.20——.3.20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厥阴风木,为相得。
此时正值冬末初春,春季阳气升发,万物欣欣向荣,肝气也应时而上升。
初气木气为要点,肝属木,木克土,所以除了要预防湿气碍脾,还要预防肝气过重克伐脾土。
这一时期,人们容易患血证,如: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容易患抽筋、关节屈伸不利、筋骨痿软无力、自感身体沉重等疾病。
肝气升发,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的人群要注意防范疾病加重或急性发作。
?二之气?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3.20——.5.21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气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为相得。
二之气以火气为要点,此时春季气温继续回暖,和煦的风也吹了起来,加之降水较多,湿热相搏。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的温疫,影响范围很广。
在国外疫情几近失控,国内严密防控新冠肺炎的形势下,建议大家继续做好预防措施。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少去人员密集处、不接触野生动物、吃熟食、常通风、常锻炼、注意营养、休息好等等。
?三之气?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5.21——.7.22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为相得。
这个时间段是夏季,夏季在脏为心,五行为火,五气为暑。三之气降水多,土气与湿气相应,在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湿热弥漫的情况。
不过,雨水是低于体温的,淋雨或者穿汗湿的衣服,又或者贪凉过食生冷,则非常容易感受寒湿之邪,非常容易感到身体沉重、疲倦,胸部、腹部满闷不舒,大便稀溏等。
?四之气?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7.22——.9.23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百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虐,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为相得。
进入长夏,在脏为脾,五行为土,五气为湿。四之气的高温和降水使得湿热蒸腾相搏,湿气不易消散。
人们容易觉得皮肤发烫,心口、腹部发热,容易患出血性疾病,皮下出血、牙龈出血,以及水肿等疾病。
?五之气?
秋分—白露—霜降—立冬
.9.23——.11.22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主气阳明燥金,客气阳明燥金,为相得。
此时进入秋季,在脏为肺,五行为金,五气为燥。气温逐渐回落,秋季的肃杀、萧索特性逐渐凸显。
善于养生的人正气旺盛不易生病,正气虚弱的人,腠理疏松,容易受到燥邪、寒凉之邪的侵犯,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或者皮肤干燥、皮疹等病症。
?终之气?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11.22——.1.20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阳寒水,为相得。
进入冬季,在脏为肾,五行为水,五气为寒。终之气水气为要点,冬天比较冷,人受寒之后,大、小关节很容易出现活动不利的症状,痹症加重,腰、臀、腿受寒出现痛症而致活动受限。
太阳寒水的水的力量在此时集中发力,肾病患者容易出现原有疾病加重的情况。一些肾炎患者甚至会出现尿少、解不出小便的情况。平时比较健康但肾气较弱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浮肿、畏寒等症状以及泌尿生殖系统不适。
03
胜复之气
胜复之气并非每年都有,需根据上半年气候的具体情况观察。
中运为水运不及,土克水,又因上半年太阴湿土司天;如果土气过重,形成胜气——土气,下半年很大概率会生成克制它(木克土)的复气——木气。
如若胜气形成,一是容易湿郁而化火,火热内郁,易生疮疡、头痛、咽喉不适、脖子僵。二是单纯的湿气内郁,湿与寒胶结走下焦,易于头痛、眉棱骨痛、胃胀、腹胀、腰臀不适、泄泻等。
胜气形成则有复气。复气形成,则风多:小腹胀满坚硬、疼痛剧烈,心前区疼痛,容易呕吐,不思饮食,即使吃进去也会吐出来,肌肉掣动而抽搐,视物昏蒙,皮疹瘙痒等。
04
养生建议
针对全年湿气重的特点,除湿可以说是今年养生的主基调了。春季肝气升发,可适当酸味饮食,以防肝风上升太过,过于动摇。
上半年的夏季、长夏是湿气尤其重的两季,除湿有很多种方法,苦寒/温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利湿……诸多除湿方法需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证型来具体使用。
到了下半年,在秋季需要固护肺卫之气,增强免疫力;冬季寒邪淫盛,尤其注意腰腹、下肢的保暖,穿好棉裤和棉鞋,可适当甘味、温热饮食,藏精节欲、安神定志以养肾精。
小儿肾常不足、常怯弱,如有胆小、恐惧、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在天时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加重或反复,家长需注意对小儿养肾护肾。
刘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