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片|男,15岁,双髋关节疼痛2月,
2016-8-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每天读片|男,15岁,双髋关节疼痛2月,
作者:马焕,医院影象中心
来源:医学界影象诊断与参与频道
友谊提示支持“每天读片”栏目的老师们,个别片子如若看不清楚,可以点击图片放大阅读哦!有甚么意见和想法,欢迎后台和一对一进行交换。
患者,男,15岁,双髋关节疼痛2月,加重1周
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差,痛苦貌;“鸭步”行走入诊室;心肺腹无特殊。
专科查体:双侧髋部压叩痛,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未及明显肿物,肌力Ⅳ级。“4”字实验(+),托马斯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RBC3.9x/L,WBC13.49x/L,PLTx/L,ADA(腺苷脱氢酶)U/L,ALP(碱性磷酸酶)U/L,钙2.27mmol/L
X线:
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火伴们多交换交换!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分割线♀---------
X线:双侧肱骨、桡骨、股骨及胫骨干骺端膨大变形呈“烧瓶状”,双侧桡骨曲折,双侧腕关节倾斜;所见骨质弥漫性骨质稀疏,干骺端密度不同程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双侧肱骨干骺端内侧缘见弧形切迹;所见骨质多发囊性破坏,边界欠清,部份破坏区内可见点条状高密度影。
CT检查:囊性破坏区边沿可见轻度硬化,囊内呈无强化低密度区;颈部CT检查双侧甲状旁腺区未见占位。所见脾脏切除,肝脏明显肿大。
手术及病理:戈谢病
戈谢病(Gaucherdisease,G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称葡萄糖神经酞胺贮积病。
病因:染色体上lq21葡糖脑苷脂酶基因变异致使该酶活性下降,造成葡糖脑苷脂在状内皮组织巨噬细胞中大量沉积,干扰细胞凋亡,使得该细胞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生存期,以至于肝脾逐步增大,并且正常的骨髓基质被戈谢细胞取代。
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尤其明显)、骨骼破坏、生长发育落后、反复癫痢发作、共济失调
临床分型:
1型(无神经型或成人型):儿童和成人都可病发,无神经受累症状,预后较好;
2型(急性系统型或婴儿型):婴儿期病发,神经受累明显,有斜视,眼球运动障碍等,预后极差,多于2岁内死亡;
3型(亚急性神经型):亚急性进展,有运动失调、肌阵挛和抽搐发作,预后不良,通常于儿童或青春期死亡。
骨骼病理改变及病发机制
病理基础:戈谢细胞对骨、骨髓浸润破坏而至。
骨质疏松:GD破骨细胞活性产生改变,致使骨吸收增加、骨构成减低,即出现成骨与破骨失衡的结果;
骨坏死、硬化: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减低或缺少,葡萄糖脑苷脂不能被降解,在髓腔内蓄积造成骨髓膨胀,进而出现骨内压增高,相邻细小动脉受压或管腔闭塞,致使慢性或急性缺血,长时间反复发作构成骨坏死、硬化。
戈谢细胞在干骺端集中堆积致使骨干骺端密度不同程度的减低,长骨干骺端再塑形障碍致使烧瓶样畸形;
戈谢细胞浸润及髓腔膨胀压迫两重作用致使骨皮质的变薄。
X线特点:大致归纳为3种,局灶性病变、局部病变、弥漫性病变。局灶性病变包括骨破坏、骨坏死、骨硬化;局部病变包括骨皮质变薄、长骨畸形;弥漫性病变即指普遍性的骨质疏松。
依照发生率:骨质稀疏、烧瓶样畸形、干骺端密度不同程度减低、骨皮质变薄、肱骨干骺端切迹、骨硬化及骨囊性病变。
鉴别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多发性骨髓瘤、地中海贫血
想和超过15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和经典病例吗?还等甚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sifang
或
.
想和同行交换学习?影象频道实名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