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治病髋关节置换手术
2021-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好久没写案例了。
孟濠兄说喜欢看我写的治疗病例,这样让我挺有写的动力,毕竟分享是件愉快的事情。分享过程自己也是很有成长,况且还有人因此而有收益。特别是高手说有收获更是让我这修行不足的人有了点沾沾自喜之心,虽然高手可能只是因为看到了我的不足而有警惕之心。
忙是借口之一,主要是没有想写的案例。快捷见效的案例一是普通二是有炫技之疑,长案例一是太长难写二是如果没有每次做记录的话写出来太模糊,也起不到总结以及同行交流之作用。
今天正好有点时间,手头也正好有个刚完成的案例,竟然还有比较详细的病历,治疗过程也部分代表了我最近的心得体会,那就写出来大家斧正吧。
起源是有次我在我的预约群里缪谈了下治疗症状与治疗根本非等同不对应关系。一位朋友看我说得努力,就医院住院了一个星期,医院说要做髋关节置换手术,问我针灸能否治好。我说上来看看吧,就预约了个时间。
第一次:年1月20日(周六)
病人是位50出头的大姐,进和气堂时一瘸一瘸的,长短腿明显,面有痛苦状,略需要人扶,但基本上可以自己行走,脸色是劳动人民的脸色,身形中等。看到这里我心里基本有数了。
病人主诉:右边的屁股,腹股沟,大腿,膝盖,腰部都很痛,已经有一个多月。在医院做了若干检查,医生说要做手术。
脉诊:
整体:洪虚,有湿像
左寸:弱,边界不清
左关:细紧有弦
左尺:细紧有弦
心脉:虚
左沉取力点:关
右寸:大
右关:沉细紧兼次紧
右尺:隐遁,细紧
横膈膜脉位:浮大,粗振动
右沉取力点:尺
腹诊:右脐旁,右少腹有条索及压痛点,痛引右髂骨上沿。少腹部微隆。
体诊:
大转子周围明显压痛,绷紧,无明显颜色变化;
腰部无明显压痛,无锤击痛;
大腿内外侧肝胆经明显压痛;
膝盖无颜色变化,无形状变化,伸曲自如。
诊断:气血虚弱,少阳阳明合病,病人症状主要是右少腹淤血导致少阳胆经不通所致。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诊断结果。病人问几次能治好。回答3-5次应可见明显效果(其实我心里当时觉得是应该一次就能见到明显效果的,不过做医生要遵循话不能说满的原则。)
病人脸呈犹豫状,说要回去商量再定。我当时心里就一堆马跑过,医院要做手术的病可以针灸几次见效这都需要考虑?后来才知道,病人在老家江西已经做过针灸,无效才来广州求医的。所以,做医生还是要对病人多些理解,毕竟信息不对称,第一次见面,谁知道你是不是混饭吃的,医院的牌子摆在那里,还是很有信任度的。
我就说,既然都来了,也看了,不治疗也是要收钱的,不如就扎一次看看,这样回去商量才依据啊。
病人同意了,动手。
环跳附近的大关口先打开。
几针进出,让病人下来走走看看。
病人走了走,出门口再走了走,回来脸色不定。
我问,感觉怎样?
回答,好了点。
我心里打了个咯噔,一般病人说好了点,就基本上是没好的意思的等同表达方式,好了点是给医生面子的说法。这个不是我意料中的结果啊。
好吧,继续努力。
平躺,大腿内侧先松掉,然后右少腹,腹股沟处,蹭蹭蹭几针上去,留针。
半小时后,看了其他病人回来,检查少腹的针下已有松弛感,这是很好的信号。再问病人感觉怎样。
回答,好了点。
心里又是一堆马跑过。
再问,好了点是好多少?没有好,好三分之一,一半,一大半?
一半。
嗯,这才是预想中的结果。
第一次治疗结束。是不是真的好,就看病人第二次还来不来了。
第二次:年1月25日(周四)
本来病人想约周二,不过周二的号已满,就只能隔了4天,周四才过来第二次治疗。
病人进诊所时,脚步明显轻快多了。
主诉:右股及腹股沟处已不痛,后腰及膝盖处仍有痛。
脉诊:(把脉时看到病人手腕上的纸环,病人还在住院呢。)
整体:洪虚
左寸:细兼大
左关:沉
左尺:弦细
左沉取力点:尺
右整体:大
右寸:正常
关:紧兼大
右尺:隐遁,细紧
右沉取力点:尺
腹诊:右少腹的条索压痛只有微痛,脐旁不痛,巨阙微痛,巨阙旁肋下处压痛牵引后腰痛,上腹部微隆。
诊断:气血虚弱,少阳阳明合病,以阳明病为主,同时有横隔膜问题所产生的关联疼痛。
治疗:太冲、合谷、足三里、太溪、内关、右气冲、右肋下。毫针留针一小时
取针,述后腰还有症状。
第三次:年1月27日(周六)
病人主诉:后腰没事了,膝盖还有点痛。胃口好、大便正常、睡眠好。
脉诊:(病人手腕上的纸环已经没有了)
整体脉:洪虚
左寸:次紧
左关:气层消失,血层紧,脏层物质减少,边界不清,分离
左尺:弦细紧
左沉取力点:尺
右整体:大、虚
右寸:边界不清
右关:紧兼大脉,边界不清
右尺:隐遁,紧兼细脉
右沉取力点:关
体诊:阳陵泉压痛明显,丘虚、足临泣无压痛。
诊断:血虚好转,气虚仍在,少阳阳明合病,兼有太阴虚症,阳明经病是主要矛盾
治疗:合谷、太冲、外关、阳陵泉,毫针留针一小时。
治疗完毕,病人跟我说没事了,要准备回老家。我劝告说,现在虽然症状没有了,不过肝胆脾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以后症状就容易反复,到时再来回跑就麻烦了。而且脏腑的问题调理好了,身体就不容易出大问题,对儿子也是一种负责任。
病人问,那还要治多久?
我回答说给我多一个星期吧,治疗多三次,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但总是会好很多的。(做医生真不容易,虽然有心把病人里里外外都治好,也是得看实际情况,只能尽力而为。)
病人听明白了,这个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四次:年1月30日(周二)
病人主诉:这几天天冷,膝盖和屁股那里又有点痛。
我说是啊,你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天冷影响了气血运行,病情就是会反复,幸亏没走。
周二忘带钥匙,开门晚了,结果病人都挤到一起了,这次的治疗就没来得及写病历。不过当时把脉的感觉很清楚,就是脉象显然比上次好。所以效不更方,治疗方案还是同第三次。
治疗:合谷、太冲、外关、阳陵泉,毫针留针一小时。
第五次:年2月1日(周四)
病人主诉:平路已经不痛,就是上楼梯时膝盖有点感觉。
脉诊:
整体:洪虚
左寸:气层消失,次紧
左关:气层消失,紧
左尺:细紧
沉取力点:尺
右关:次紧
右关:次紧,有力3
右尺:隐遁,次紧
沉取力点:关
诊断:气血虚都有明显好转
治疗:效不更方,坚持上方。
第六次:年2月3日(周六)
病人进来时行走已经没有明显的长短腿感觉。
病人主诉:膝盖有点酸
脉诊:
整体:已经无洪虚之脉。
左寸:次紧
左关:气层消失,血层弱,脏层次紧
左尺:隐遁,次紧
沉取力点:平
右寸:物质减少,边界不清
右关:气层消失,次紧或略紧
右尺:隐遁,次紧
沉取力点:平
腹诊:脐旁微痛
诊断:脉已平,整体气血流通顺畅,只是病人素体有虚,需要加强肾气的升发调理。
治疗:右脐旁一针(针下已很滑利),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阳陵泉、外关。留针一个半小时。
针毕,病人一家子当晚就开车回江西老家了。
总结:
脉诊、腹诊、体诊的结合对辨证、治疗方案的确定和调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治疗的进程,每次的病机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脉诊可以给出清晰的方向,而腹诊和体诊则是加强了脉诊诊断在人体落地的具体表现认知,并给出具体针灸选穴的指引;
痛症不能只治疗症状,需要考虑脏腑病变的核心病机,脏腑与经络病变同时考虑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人体各部位关联密切,症状所在部位往往不是问题点,当次体诊所发现的治疗点也往往可能仅是问题点之一,而该问题点的解决可能会引起其他隐形问题点的显现,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排病效应。所以,病需一层层剥,一层层治。所以,也真的很难说几次能治好。但总体上,医生需要对人体的关联反应有更多认知,才能谈得上整体把握;
针刺补气血很有效,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针是泻灸是补,针和灸都一样,是补是泻全在于医生的手头功夫是否到位而已。因此即使是气血双虚也是可以用针来调理的,只不过需要分辨严重程度及具体状况表现;
字要练好,否则以后不敢写案例了。
和气堂,一个有情怀的中医馆
随和气动,万物升阳